70岁才拿起画笔,但一生都痴迷于书画的退休老人,乐此不疲,他临摹创作的中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让很多书画同行都称奇。他立志要临摹创作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如今,88岁的他,已经画好了九幅画。70岁拿起画笔立下小目标老人的名字叫潘庆志,今年88岁,居住在甘井子区机场街道郭中社区。当兵入伍,年退休,退休后又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因为对书画的喜爱,他一直有着学习书画的梦想。直到年前后,他才有时间到老年大学学习绘画,70岁时拿起了画笔。但这一画就着了迷,他一头扎进国画中。
并且,潘庆志还给自己立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在他有生之年,他要把“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都画完。
本来,这就是老人家的一个目标,但的确不简单。对潘庆志来说,自小参军,他是没有啥绘画根底的,70岁才拿起画笔,他硬是靠自己后天努力学习,天天练习,总算探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绘画办法。“临摹古代名画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学为主,要想画好《清明上河图》,单单为了这些人物,不光绘画的基本功要厚实,就是这时刻也不能少啊,这可是个水磨工夫。”潘庆志说,长6.5米的《清明上河图》他临摹创作了好几个月,年绘制,直到年才润色加了题跋。
“真是不简单,70多岁了才拿起画笔,还有这份精力,令人佩服。”得知潘庆志的创作经历,很多同行如是说。潘庆志说,他每天都画,再热也画,习惯了。坚持每天都画一两个小时。偶尔还到他所在的郭中社区,给辖区里居民画两幅画。
中国十大名画现已画好九幅
现在潘庆志画画功夫越来越好,向中国十大传世的名画发起的“进攻”仍然步履不停。目前,他已经完成了九幅画作。这九幅作品都是长卷,最长的有10米长,最短的也有6.5米长。这在全国范围内来说,临创过多幅名画长卷的人也是很少的。
“临摹创作,与完全的创作不一样,临摹就意味着人物的神态也不能走样,这不但要有好的基本功,而且要有好的精神状态,这就需要在相当好的状态下进行。力求构图准确,形象逼真,色彩近似,这样效果才能显现出来。”潘庆志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再加入一些他的创作,所以这十幅古代名画,要针对不同对象,不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不具备一定的功底、没有一定毅力,是很难完成的。
如今,在同龄人开始享受晚年生活时,潘庆志仍然活跃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不断找寻自信与认同感。他所临摹创作的九幅古代名画,得到了业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年纪大了,时间不等人,稍一松懈,光阴就过去,我要趁现在身体尚可,抓紧时间画画。”潘庆志说。
潘庆志想要临摹创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目前,除步辇图外,其余,潘庆志均已经临摹创作完毕。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刘坤图片、视频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