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粤博七大临展约定您赏海外回流国宝莫

文/羊城派记者黄宙辉通讯员凌浩翔

年即将到来,前来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参观的观众将能看到哪些临时展览?12月27日,羊城派记者从粤博了解到,该馆在年将有七大临时展览亮相。这些展览的主题丰富,精彩纷呈,十分值得观众期待。

一、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年

展览时间:年1月10日-5月5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层书画厅

展览简介:该展是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及克洛维斯收藏引进的最杰出的欧洲大师画作国际巡展。精挑细选出来的60件作品以其非凡的绘画技艺和重要的艺术价值,展现了14到19世纪从意大利南部到荷兰和英国的概况,包括一些欧洲最著名大师的作品,如提香、鲁本斯、伦勃朗、莫奈、高更等。

二、惊艳:17--18世纪的中国外销瓷

展览时间:年3月13日-10月11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层展厅二

展览简介:明清外销至西方的陶瓷器,既有中国传统纹样和器形的器物,也有来自西方的设计和定制,甚至包括高级定制——彰显个人尊荣的纹章瓷。该展精选件馆藏17--18世纪的中国外销瓷精品,向观众展示中国古代制瓷业的高超水平,中西贸易的面貌以及东西方不同种族、不同文明与文化的对话与碰撞。

三、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特展

展览时间:年4月28日-8月30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层展厅一

展览简介:龙门石窟作为北魏王朝和唐朝皇室开凿佛像的必选之地,断续营造窟龛个、造像近11万尊、碑刻题记多品,是中国皇家石窟寺的典范。

该展是龙门石窟86件精品文物的首次荟聚,其中包含8件海外回流的国宝级文物。观众可到展览现场感受清癯秀美的北魏造像,观赏富丽健美的唐代佛像,聆听国宝归来的动人故事,了解斑驳古迹的修复过程。

四、神秘的契丹——辽代文物精品展

展览时间:年6月16日-10月25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层书画厅

展览简介:该展精选了内蒙古自治区相关文博机构珍藏的各类辽代文物件/套,展品级别高,其中一级文物达70件,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14件,涵盖金银器、玉器、陶瓷器、玻璃器等多个门类。

展品以辽代多个重要墓葬和城址的出土文物为主要构成,展现辽代契丹贵族特异罕见的丧葬习俗、纵横驰骋的游牧风情、精美绝伦的贵族服饰和日常生活用器。

五、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

展览时间:年9月23日-12月27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层展厅一

展览简介:唐蕃古道全长余公里,是丝绸之路南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跨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省。

展览展出古道沿途7个省级馆、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90余件,用近件文物讲述古道促进民族交往、融合与传承的故事,展现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带来的文化碰撞与交流,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真实、壮阔的丝路文明历史画卷。

六、民国海淘生活——广东二十世纪初的洋货风潮

展览时间:年11月11日-年3月14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层展厅二

展览简介:二十世纪初,广东出现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商业转型,追求洋货成为了人们的消费主流。于是,“来佬货”(舶来品)以及中外的观念、娱乐方式、生活形态在民国时期开始了各种交汇和融合。粤博将邀请观众回顾“民国海淘生活”,展览将从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细细解说那个传奇年代。

七、三城记——明清时期的粤港澳湾区与丝绸外销

展览时间:年12月4日-年4月11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层书画厅

展览简介: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世界了解中国首先是从丝绸开始的。明清时期,东西航路开通,丝绸作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经粤港澳湾区运销到世界各地,世界总产量近一半的白银源源不断从海外流入中国。

粤港澳三城是连接古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桥梁,是推进贸易全球一体化的重要枢纽。该展将讲述明清时期的粤港澳湾区与丝绸外销的故事。

来源

羊城派

图片

广东省博物馆供图

责编

樊美玲

审签

樊美玲

实习生

梁晓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hehaotebdf.com/ajyzyj/356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