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山中的乐趣,清代张庚绘深山幽居

有一首歌叫《兰花草》,歌词是“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这首歌的词是胡适写的小诗,被作曲家谱曲之后传唱极广。从这首歌中就能感受到文化人对山的喜爱,对芬芳优雅的向往。早在先秦时期,屈原的作品中就经常出现山水、香草这些内容,用来比喻和赞美文化人的高洁与风骨。由此形成的文化意象已经家喻户晓。通过这首歌就能感受到,运用前人的手法,运用前人的思路,如果恰当巧妙,也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文学创作是这样,绘画创作也是如此。这幅清代张庚画的《深山幽居》就是从前朝画家的作品中吸收养分,画出了灵秀雅逸的山水风光。

张庚深山幽居

张庚出生于康熙年间,一生经历康雍乾三朝。他是嘉兴人,在雍正年间入朝为官。张庚有个好朋友叫蒋泰,蒋泰家中收藏了很多前朝古画。张庚在蒋家住了好几年,临摹了很多精彩的作品,这种对照真迹临摹的机会对于画家来讲太珍贵了。此后,张庚的名声大噪,不仅在绘画技法上,而且在艺术鉴赏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他首先是个画家,然后还是美学评论家。这样的双重身份对于从事创作很有帮助。

张庚深山幽居局部

现代人都知道一句话,“理论指导实践”。其实对于绘画来讲,能够知道要走什么样的创作道路,有时候比提升技法更重要。张庚生活的年代,正统派山水的势力范围遍及南北。他作为一个地方画家很难突出重围,进行大刀阔斧的创新。所以在他需要知道他的创作边界在哪里,他怎样在正统派山水的天地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封地”。张庚的《深山幽居》明显带有王翚作品的影子,特别强调装饰性。画中的山水树石怎么好看他就怎样画。为了避免出现俗气的感觉,他特别强调笔墨中的干湿变化。画出来的山水有一种华丽而又润泽的雅致。

张庚深山幽居局部

张庚画《深山幽居》是致敬古人心目中的自在生活。他身处红尘之中,对于幽居的感受有点流于表面,幽居不仅仅是深山密林。元代画家笔下的幽居或清旷,或孤寂,这样的情感脉络才是真实的。张庚画的是想象中的幽居,所以他进行了一系列美化。这样创作很难说是好是坏。站在张庚的立场上可以辩解一句,他从山中来,他画的是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幽居,洒脱而有浪漫。

张庚深山幽居局部

欣赏张庚的这幅《深山幽居》,着眼点应该放在技法方面。如此扎实的笔墨功夫,值得每一个喜欢绘画的人反复揣摩。

拓展阅读

面对构图雷同的窘境,在笔墨上寻求突破,王原祁绘《元气天成》

春的气息,春的色彩,樊圻绘《春山图》

真山真水真性情,石涛绘《山水册》

不仅要画出美感,还要画出理性思考,王原祁绘《高峰甘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hehaotebdf.com/ajyzyj/416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