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艺术馆十二时辰未时风雅,宋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时辰来规律自己的生活。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小时,对应不同的时间段。我们不妨开个脑洞:如果以十二时辰来划分中国历史,每个时辰对应一个时代,会是怎样呢?

力匕

五代—宋

阝勹

廴匚

未时,十二时辰中的第八个时辰,又称日昳,相当于每天的13点—15点。此时正值午后,经历一上午的忙碌,人们或小憩,或休闲,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中华文明进入一段极为重视文化与艺术的时期,文人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

▲五代十国示意图

公元年,朱温篡唐,唐王朝宣告灭亡。此后五十多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政权如走马灯般更迭。而在边远地区,也陆续出现了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这十个割据政权。这段短暂而混乱的分裂时期,史称五代,许多人也习惯称之为五代十国。

到了后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留下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此时主少国疑,大权旁落,禁军将领赵匡胤在部下的拥立下,于陈桥驿黄袍加身,迫使少帝禅位于他,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吸取唐代因藩镇而灭亡、以及五代时期武将频频篡位的教训,宋太祖赵匡胤在建国之初,就立下了重文抑武的方针,以“杯酒释兵权”等手段,剥夺武将兵权,加强中央集权。这一举措固然使整个宋代的文化繁荣发展至空前高度,但也为两宋的灭亡埋下伏笔。

宋太宗即位后,继续遵循后周一朝制定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方针,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之后两次征辽,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均告失败,从此北宋对辽采取守势。经历二十多年的战争,继任的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两国进入长达百年的和平期。而后经历宋仁宗、宋哲宗等几位贤明的皇帝,宋朝进入治世。

由于北宋建立之初,为防止地方割据,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维护中央集权,实行文人治国、守内虚外的国策,因此出现冗员、冗兵、冗费等问题,导致国家积贫积弱。为改变这一局面,早在仁宗年间,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就开展了“庆历新政”,但仅维持一年多就告失败。

▲改革派代表王安石与保守派代表司马光

而在神宗年间,王安石上台推行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政治变革运动。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加强了国防力量,对土地兼并和非法垄断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由于部分政策不切实际,加之推行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损害了百姓利益,同时也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遭到强烈反对。最终,变法随着神宗的去世而告终。

改革无法贯彻到底,而且一连几位有作为的皇帝英年早逝,导致北宋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终于,宋徽宗即位,这是一位对艺术远比对治国更感兴趣的皇帝,在政治上可谓昏庸无能。在他的统治下,北宋朝政日渐腐败。而与此同时,东北边境的女真人崛起,建立金国,并迅速强大起来,并开始伐辽战争。

▲宋赵佶《秾芳诗帖卷》局部

▲宋赵佶《草书千字文》局部

眼看金国在对辽战争中占据优势,宋徽宗意欲联合金国共同攻灭辽国,没想到金灭辽之后,随即南下进攻北宋。北宋朝政腐败,军队孱弱,基本无力抵抗。终于在公元年,金军攻下北宋都城东京,掳走徽、钦二帝以及几乎所有皇室成员,北宋宣告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东京陷落时,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恰巧不在,成为漏网之鱼。于是,赵构在应天府建国称帝,是为宋高宗;之后又迁都至临安,这个新王朝史称南宋。

赵构在位初期,任用岳飞等主战派对金作战。岳飞一度收复大量失地,并大破金军主力,有直捣黄龙之势。然而,岳飞北伐的节节胜利,触犯了朝中部分人的利益,被宋高宗用十二道金牌催令班师回朝。最终,岳飞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成为千古冤屈;而以宋高宗和秦桧为首的主和派,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划淮河——大散关为界分治,向金国纳贡称臣。

▲宋刘松年《中兴四将图》岳飞像

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南宋偏安一隅,朝政偶有起色,但总体依旧混乱。而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迅速崛起,灭亡西辽、西夏、金等国,占据北方及西域的广大疆域,建立元朝。公元年,元军攻入临安,宋廷流亡南方,纵有文天祥等忠臣积极抵抗,但回天无力。最终于公元年,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全军覆没,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南宋宣告灭亡。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然而,也正是由于重文抑武国策的深远影响,导致宋朝在军事上弱势,南北两宋皆亡于外患。

绘画

▲宋陈容《戏珠龙图》收藏于苏宁艺术馆

宋朝延续多年,其绘画艺术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五代时期,知名度最高的一幅画,自然是南唐画家顾闳中所作《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分为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描绘了南唐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

▲宋赵佶《芙蓉锦鸡图》

宋代在建国之初建立了翰林图画院,集中了各地知名的画院画家。这类画作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多以工整细腻、细节繁复而写实逼真为主,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宋徽宗赵佶本人的艺术才华,以及对皇家画院——宣和画院的支持,使得院体画在北宋后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大家熟悉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宋徽宗时期画院画家张择端的作品,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12世纪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院体画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作品,莫过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据说王希孟十几岁进入宫中画院学画,宋徽宗亲自教授他技法。十八岁时,王希孟花费半年时间完成《千里江山图》,此后不久便去世了,只留下这一幅作品传世。《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是中国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之作。

▲宋夏圭《山庄暮雪图》收藏于苏宁艺术馆

南宋宫廷画院也是人才辈出,其中的杰出代表——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被称为“南宋四家”。夏圭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宋宁宗时任画院待诏,曾受到皇帝赐金带的荣誉。夏圭擅长画山水,喜用秃笔,下笔较重,因而更显老苍雄放。他的作品《山庄暮雪图》,如今就收藏于苏宁艺术馆。

瓷器

▲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底部

瓷器,大约在0多年前起源于中国,是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艺术品之一。宋代是中国瓷器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全国各地窑场林立,其中出现了著名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

▲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汝窑是五大名窑之首,代表着宋代瓷器艺术审美的最高水平。汝窑瓷胎体一般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造型则典雅大方,皆为皇室御用品。据说汝窑瓷器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被誉为“似玉非玉而胜玉”。由于汝窑传世作品极少,据传不足百件,又因其工艺精湛,所以价值连城,素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说法。

▲宋官窑青釉弦纹瓶

官窑,顾名思义,是宋代官府所建瓷窑。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器形除常见的盘、碟、洗等之外,仿商、周、秦、汉古铜器中的各式瓶、炉样式也很多。官窑瓷器胎色铁黑、釉色粉青,因胎料中含铁量高,致使制品的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色,有“紫口铁足”的特征,增添古朴典雅之美。

▲哥窑青釉鱼耳炉

许多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为追求美感,一般都不允许有太多的釉面开裂纹片,但哥窑却是个异类,将“开片”的美发挥到了极致。哥窑瓷器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胎体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致使开片纹路呈色不一。其中大开片纹路呈铁黑色,称“铁线”;小开片纹路呈金黄色,称“金丝”。“金丝铁线”也就是哥窑瓷器的典型特征,使平静的釉面产生韵律美。

▲宋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与前三窑不同,钧窑瓷器虽然也属于青瓷,但却有玫瑰紫、天蓝、月白等多种色彩,其中“钧红”的烧制成功,更是开创了新境界。钧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就是“蚯蚓走泥纹”,它的形成是因钧瓷的釉厚且黏稠,冷却时会产生介于开片和非开片之间的被釉填平的地方,形成类似雨过以后,蚯蚓在湿地爬过的痕迹,奇趣异常。

▲宋定窑白釉孩儿枕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定窑瓷器之所以显赫天下,一方面是由于色调属于暖白色,细薄润滑的釉面白中微闪黄,给人以湿润恬静的美感;另一方面则由于其善用印花、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将白瓷从素白装饰推向一个新阶段。元代文人刘祁在其《归潜志》中曾撰文赞扬定窑的精美,称“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未时

苏宁艺术馆

SuningArtMuseum

▲苏宁艺术馆(拍摄于下午14时)

下期预告

未时过后便是申时,对应每天的15时到17时。此时正值下午活动之时,人与万物都进入快节奏的奔忙状态。此刻,马背上的征服者入主中原,并不断对外扩张,打下中国历史上空前辽阔的疆域。申时所对应的,会是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期呢?敬请期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hehaotebdf.com/ajyzyj/466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