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粒渐满,夏果新熟。6月4日,金华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暨婺城区小学语文新教师研训活动在金华市婺城区荣光国际学校隆重举行。本次活动围绕“立足统编教材落实表达要素”这一主题,以专题论坛的形式展开,共设“观点汇报”“名师点评”“专家讲座”三个板块。参加本次活动的有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朱孝平,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王春燕,婺城区教研局教研室主任叶一平,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副校长吴小军,开发区李渔小学校长、省教坛新秀贾洪华,浦江县龙峰国际学校正高级教师祝响响以及金华各县市小学语文教研员与骨干教师等近人。
1开幕式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陈蒸老师主持本次活动。活动在荣光学子深情地诗朗诵中拉开了序幕。
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叶一平主任为本次活动致欢迎辞。叶主任介绍了婺城教育的高品质发展,勉励与会教师抓住本次学习机会,提高对表达教学的研究,提升落实表达要素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朱孝平副主任为活动致开幕辞。朱主任对金华小语“围绕改革主题、采用恰当方式、注重平台建设”的系列研训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并对金华小语人提出“尚德、尚学、尚教”的厚望。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金华小学语文学科能够进一步聚焦问题,协同攻坚,推动改革,为金华市义务教育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2观点汇报12位金华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围绕“表达类”教学做经验分享。
兰溪市兰花小学王燕琴老师作题为《校园活动背景下的“微距镜头”式练笔》的观点报告。王老师基于校园活动的“微距镜头”式练笔,引导学生以“微距镜头”的方式快速聚焦校园活动,放大其中细节。她还梳理并总结出捕捉时机、引导技法、充实评价三种应用策略,旨在构建新型练笔教学体系,形成学生期待练笔的新气象。
武义县壶山小学潘笑也老师作题为《作业本生活连线:开启项目化学习与生活化写作的进阶之路》的观点汇报。潘老师从《作业本》“生活连线”板块的巧妙设计中,发现了生活化写作的新路径。遂以“生活连线”题为起点,充分挖掘其表达价值,开启了项目化学习写作之路:起——读文审题,制定计划;承——问题导向,观察实践;转——过程引导,评改整理;合——成果展示,合作分享。
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杜玲玲老师作题为《理解教材活用资料畅享表达》的观点汇报。杜老师聚焦统编教材资料类单元习作,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为例,探寻为资料类习作增添“乡土本色”与“情感温度”之道:理解教材意图,明确要求;活用教材例子,“依样”表达;巧用搜集资料,创意表达;融入情感体验,“温暖”表达。以此,让家乡的风俗既有“乡土本色”,又有“情感温度”。
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吕丽恒老师作题为《“他山之石”:发挥经典文本的“习作效能”》的观点汇报。吕老师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经典课文为例,探寻如何发挥经典文本的“习作效能”:把准习作单元的价值定位,用写作的视角重新审视经典文本;寻找经典文本的言语样式,学习作家独特的表达方法;激活文本内容的情感温度,为学生的习作过程增色、激趣、驱动。
磐安县实验小学胡珊珊老师作题为《借教材之力掘笔耕之乐》的观点汇报。胡老师依托统编教材中“小练笔”与“词句段运用”,开启了系列化练笔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每日心语”,扎实练好学生的“写作童子功”。此外,胡老师鼓励学生触摸生活,让阅读联结生活,活动牵手生活,以此提升学生习作的内驱力,发挥习作的功能性价值。
浦江县实验小学吴赞赞老师汇报的观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写景类单元习作教习策略的研究》。统编教材写景类单元习作“整组教习”是通过“解、寻、习、创”四径,对单元整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再开发的一种习作教习学活动形式。打好“解、寻、习、创”四合拳需做到:立目标,解“单元整组”习作教习之本;会观察,寻“单元整组”习作教习之材;学语言,习“单元整组”习作教习之言;乐表达,创“单元整组”习作教习之文。
义乌市香山小学吴高旭老师作题为《讲·好故事讲好·故事好讲·故事》的观点汇报。吴老师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民间故事”专题为例,从基于单元统整的定位阐析、聚焦文体价值的创造复述、提升自读品质的实践延伸三方面,阐述了“讲·好故事讲好·故事好讲·故事”的教学实践,以及单元统整下“读”“讲”“写”教学目标的共同达成。
婺城区红湖路小学方惠艳老师作题为《整体视域找准定位依“例”教学》的观点汇报。用好统编教材“习作例文”,首先要在整体视域下正确解读“习作例文”,找准习作例文的定位。其次,依“例”教学——仿“例”有范式,依“例”细深化,循“例”想开去。此外,“习作例文”的整体视域,不仅要有单元意识,还要有整本书、整套书的意识。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既要立足例文,又要跳出例文,力求做到“大融合”。
开发区宾虹小学陈方正老师作题为《解密课文小练笔》的观点汇报。“解密课文小练笔”习作课程是宾虹小学的“语文+”校本课程,即在统编教材课文中寻找表达点,将读写有机融合,从而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习作练习。陈老师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麻雀》一课教学为例:首先,梳理课文内容;其次,以导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再借图文解密课文写法,从而指导学生完成小练笔。
金东区光南小学庄晓倩老师作题为《PBL习作:让表达真正发生》的观点汇报。PBL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并解决一个真实的复杂问题,从而形成对重要知识和关键能力的理解。庄老师以统编教材三年级教学为例,分享了PBL理念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实践:链接儿童生活,设境——示境;形成具身认知,入境——析境;展示个性作品,出境——拓境。
金东区君华国际学校李晨老师作题为《重构单元课文实践母语项目化学习》的观点汇报。“母语项目化学习”是君华校本课程,即把整个单元看作一个项目,根据不同单元主题,设置不同项目核心,然后围绕核心设计具体学习实践活动。李老师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向老师们展示了如何通过“母语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实践,从而修正和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石志展老师作题为《“情智教育”视角下,小学情境作文的教学四部曲》的观点汇报。石老师在分析儿童写作困境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实践,并归纳总结出“设境启情”“以境导情”“缘境悟情”“品境抒情”四大习作教学策略。当写作回归到儿童纯真的童心,回到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并在情境体验中运用,写作的困难定能有效化解。
3名师点评祝响响老师作题为《习作教学不应成为“孤家寡人”》的论坛点评。祝老师指出:每一次习作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如何将习作方法与习作实践建立互文,如何在习作实践中做好时机的安排?祝老师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做了实践探讨:在单元习作课前,立足教材、分步练笔,旨在化整为零降难度;在单元习作课时,总结写法、拓展阅读,追求化零为整显高度。
贾洪华校长作题为《驱动·联结·开发》的论坛点评。如何落实统编教材表达要素?贾校指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