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白无瑕的玉兰花,掉下来怎么成了大黑脸

眼下正值玉兰花季。

上一年形成的花芽经过一个冬天的等待,在春季来临的时候竞相绽放——作为典型的先花后叶植物,盛放的玉兰树上没有叶子,远远望去满树玉英瑶华,非常醒目。

正是玉兰花开的季节。图片:余天一

玉兰学名Yulaniadenudata,也有写作Magnoliadenudata的。这是因为玉兰所属的木兰科,分类一直都比较纠结。除了鹅掌楸属(Liriodendron)之外,木兰科所有的属,都曾被并入木兰属。玉兰属有人认为它是个独立的属,有人认为它是木兰属下的亚属。如果你要搜图的话,用Magnoliadenudata效果更佳。

玉兰的中文别名有望春花、玉堂春、白玉兰。望春花和玉堂春指出了它开花的季节,白玉兰一名则指它的颜色。

白花花变褐花花

玉兰通常具有9枚白色的花被片,分3轮排列,花被片向内是螺旋分布的雄蕊,雌蕊位于花的最中心。在果实发育期间,花托会伸长,逐渐发育成长柱状的果实;由于授粉不均匀,时常有部分心皮没有发育,这让玉兰的果实长成各种疙里疙瘩的形状。

花朵特写,注意大小相近的三轮花被片。图片:余天一

一个纠结的玉兰果实。图片:薛凯/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玉兰开花时的壮观,与开败后的萧索形成鲜明对比。雪白美丽的花被片时常在脱落之前就开始褐化,变成丑丑的铁锈色,落地后整片花瓣差不多都褐化了。所以玉兰花虽美,却不能像蔷薇科花卉那样,在落瓣时得到“樱吹雪”、“落英缤纷”的赞誉。

变色的原因是一类氧化还原反应:玉兰的花被片中含有酚(fēn)类物质,当花期快要结束时,细胞开始死亡,酚类物质散发出来,非常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褐色的醌(kūn)类物质。

花期过后,一地的褐化花被片,景观颜值急剧下降。图:不认识植物

朝饮木兰之坠露

玉兰是中国传统的木本花卉,其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最少已有年。早在公元6世纪,就有佛教寺庙在庭前种植玉兰。屈原的传世名作《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就是以玉兰来比喻品格高洁。唐代也有描写玉兰的诗歌流传,如李商隐的《木兰花》:“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至明清两代,除了文学作品,工艺品中玉兰花造型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清白玉浮雕玉兰花插。图片:沈阳故宫博物院

18世纪末,玉兰传入欧洲,在各国广泛栽培。年法国人Soulange-Bodin以白玉兰作母本、紫玉兰Y.liliiflora作父本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玉兰的杂交种——二乔玉兰Y.×soulangeana。此后,玉兰的杂交选育工作就没有停止过,根据国际木兰协会(MagnoliaSocietyInternational)的统计,目前已有超过个品种登记在案了。

区分玉兰,从入门到放弃

刚刚提到的玉兰、紫玉兰和二乔玉兰,是园林绿化中最见的三个木兰科成员。在很多植物爱好者眼中,这三者形态特征的区别非常明显,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比较难区分。再加上种得比较多的其他原生种和品种,区分木兰科的难度甚至超过区分蔷薇科的开花树木(李、樱、梅、桃、杏等)。

摄于故宫角楼的玉兰。图片:余天一

最明显的区别,是玉兰花被片以白色为主,另两个则以紫色为主。另外玉兰各轮花被片形态大小近似,紫玉兰和二乔玉兰最外轮花被片小于里面两轮。

区分紫玉兰与二乔玉兰的关键是开花时长不长叶:紫玉兰为灌木,花叶同放,二乔玉兰为乔木,先花后叶。另外,紫玉兰的最外轮花被片很小,呈萼片状,二乔玉兰的最外轮花被片比内轮花被片小一些,但没有那么明显。

花叶同处的紫玉兰和开花时不长叶的二乔玉兰。图片:KurtStueberNinoBarbieri/wiki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hehaotebdf.com/asczyj/133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