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的画既有宋画深厚功力,又有文人画的书卷气,成就了明中期文人画的新画风。加之他诗文、书法的造诣也很深,在诗书画三绝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贡献。唐寅的书法渊源于赵孟和李北海,用笔遒劲,意态端庄潇洒。他的画风近似院体山水,但又在规整中具清润之姿,且能自觉地将书法用笔之法运用于绘画,在其绘画作品中较为明显。
赏明代画家.唐寅正德五年作《山水卷》。
“小结书斋古峰傍,隔溪山色对斜阳。年来不酌陶潜酒,净几深宵焚妙香。”
龚贤是位既注重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的山水画家。其创作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画法为基础,以宋初北方画派的笔墨为主体,参以二米(米芾、米友仁父子)、吴镇及沈周等人的笔风墨韵,同时结合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受,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不同于清初以王时敏为首的“四王”所倡导的笔笔有古意的创作格法。作品多写金陵山水,长于用墨。
赏清代画家.龚贤作《书斋古峰图》。
蓝瑛云山缈缈】
蓝瑛(-),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对明末清初影响很大,后人称“武林派”。直接继承衣钵者有蓝氏一家子孙,如蓝孟、蓝深、蓝涛等,弟子刘度、王奂等都各有成就。明末同时和稍后的如陈洪绶以及金陵八家等也都受到他的影响。
蓝瑛在明末画家中是一个突出而引人注目的画家,他没有老师,却聪慧善学,即长于山水,又工仕女、花鸟;他是浙派画家,以南宋院画为宗,却又能汲取元明文人画法,故在劲利苍劲中又多了蕴藉中和之气,完全区别于浙派吴伟、张路等人,格调较他们高得多,也耐看得多。此图画乔柯乱石,峰危林密,云深水长,境界高华,而笔墨圆厚,其苔点尤重实,笔笔用意,力贯纸背。是他的中年佳品。
赏明代画家.蓝瑛作《云山缈缈》。
“虬松绣青铜,峭壁立积铁。下有逃虚人。长啸空山裂。”
吴历(─),本名启历,号渔山,江苏常熟人,一生布衣,青少年时以卖画为生,中年后信奉天主教,并成为司铎。他善画山水、竹石、兼工人物。山水能融诸家之长,自创新意,注意取法自然,景色比较真实,还吸收西法,讲究透视和明暗。竹石宗学吴镇,雄浑苍劲。早年跟王鉴学画,又是王时敏学生,故画风很似王鉴,皴染工细,面貌清润秀丽;中年40余岁时,逐渐吸收王蒙、吴镇之长,形成自己面貌,布局取景真实,安置得宜,并富远近感,用笔沉着严谨,善用重墨和积墨,具立体感,风格淳朴厚润。50至70岁因致力于宗教活动,创作极少,70岁以后在上海卖画,复见不少作品,笔墨趋于苍劲凝练,具浑重拙朴、沈醇沉郁的气韵。
赏清代画家.吴历作《虬松峭壁图》。
“雨歇遥天海气腥,树连僧屋雁连汀。松风谡谡行人少,云白山青冷画屏。”
《云白山青图》卷系吴历三十七岁()之作。吴历早年曾跟王鉴学画,同时做王时敏的学生。故早期作品很似王鉴作风,皴染工细,清润秀丽。此卷画层峦叠章,山谷间白云繚绕,山麓绿树丛生,苍翠欲滴,平湖开阔连天。村舍、寺庙、昏鸦点缀其间,展现飘渺幽深、雄伟壮丽之自然美景。画法继承唐宋以来青绿山水画传统,临摹古画功力极深,於青绿著色者尤有独到之处,气息颇近似宋元人作品,通卷皆用青绿红白重色,同时又以淡赭染水天,於鲜艷赋色中别具清雅之致,而能不觉躁浊,於清虚灵动中妙造自然。
赏清代画家吴历作《云白山青图卷》。
“绝壁过云开锦绣,松隔水奏笙篁。”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汉族,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
此画中的远景运用巨然画法,但又较之巨然笔法灵动。中景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既有倪瓒的清简优雅,又有黄公望的景致风格。
近景则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画面的皴、擦、点划之中,是董其昌少见的融合五代、元代画家笔法于一体的作品。他在本图中营造出来的古雅秀逸,颇具笔墨意趣,自有一种平淡、天真、古拙之趣,说明他既注重师法古人的传统技法,又能够超脱窠臼,自成风格,在晚明画坛独树一帜。赏明代画家.董其昌作《绝壁过云图》。#艺惠藏#
「艺惠藏」潘文良的山水画完美地诠释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艺惠藏」李亚花鸟画作品入古而能出今,清隽典丽,尽显清雅古韵
「艺惠藏」画家周尊圣的天山红雄浑壮美境界宏大,尽显高古之美
画家关福元入古而能出今,山水画苍茫雄浑,意境高远,气韵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