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乘风破浪的姐姐》火了。
这个节目能火基本是板上钉钉早就被预料到的,毕竟这里面的姐姐一半以上曾经辉煌过,还有一些放在当下依旧是话题人物。
戏里戏外,可以讨论的点太多太多。
她们与传统意义上的女团更是天壤之别,更不可能遵循一贯对于女团成员的严厉要求,每个人都是截然不同的个体,有着各自精彩的故事,这正是节目好看的地方。
更是不少人将节目中的实例代入职场解说,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
对于有些人来说,节目是残酷的。
比如伊能静,过去这么多年她一直活在自己的骄傲中,毕竟她的履历表确实足够丰富。
早早出道出了一箩筐专辑,年纪轻轻就成为侯孝贤女主,最近几年就算没有了影视作品也常年在微博上写小论文输出观点,力争成为意见领袖。
更何况她还一直有才女之名,她自己也深以为然,还写过书。
当她和二十九个姐姐同台被观众审视时,很容易“露馅”。她太骄傲了,总是不断强调着自己逝去的辉煌过往,更是在节目外的采访公然抱怨队友为自己挽尊。
她不明白如今的自己早就不适合站在高处指指点点,上节目谁都想赢,但更重要的是能输得起。
输不丢人,把输怪到别人身上才丢人
虽说节目内外争议不少,但节目本身的走向还是相当热血正能量的。
第一次公演舞台的《兰花草》真的给了观众挺大的震撼。
练习时袁咏琳透露出不自信,这份不自信来源于多年来都不火的情绪积压,也让她陷入自我怀疑。
不过当她们三人一起站上舞台时,这份自我怀疑也随之烟消云散。
改过的歌词相当动人:
我朝山中去,带着兰花草。风雪点过妆,岁月方留香。无需谁在旁,群裳亦飘扬。我慕天地广,花语亦铿锵。
正如这个节目所传递的,女性无论到了哪个年纪都可以散发属于自己的独有魅力,昂首挺胸向前进,群裳飘扬岁月留香,不必依附亦能走出一片天地。
这个节目真的太可贵了,本以为油盐不进来体验生活的姐姐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努力练习。无论到了哪个年龄段,她们都在实现着自我价值,彰显着自身魅力,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女性力量吧。
然而残酷的是当下的影视市场,中年女演员的生存空间实在有限,姚晨、海清这种咖位都曾喊话让导演看看她们,更别提其他一些咖位稍小的女演员了。
反观同龄男艺人,却依然占据主流。
就演员来说市面上有太多题材供他们选择,综艺资源更是不缺。
最现实的是,大众对于女艺人要比男艺人苛刻太多,女艺人的身材经常是被讨论的话题,反观中年男艺人发福不过是惯常操作,这是否也反应了当下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区别对待呢?
浪姐火了之后芒果倒是够雷厉风行,上个月的推广会新项目推介里赫然出现了《披荆斩棘的哥哥》。
不禁让人猜想如果斩哥和浪姐赛制相似,前者到底能否找到三十个身材不错还能唱能跳的中年男星。
对此不少网友也表示不看好:
30个伊能静这个总结太绝了
倒是糊了很久的《天天向上》率先试水,推出了专题节目《追逐梦想的哥哥》,叫来了十多位哥哥来帮他们实现舞台梦想,有筷子兄弟、胡兵、陈志朋、陈翔、印小天、曾毅、张伦硕等等,评委就是汪涵、钱枫、王一博,倒也挺省事儿。
这个节目确实成功印证了吃瓜群众的猜想,这帮人聚在一起相当违和。
一上来大家都先诉苦了一番,回顾自己过往起伏跌宕的演艺生涯,直击自己追逐梦想的主题。
表面工作做足之后他们开始准备舞台表演,结果就是各种抱怨,还是妄图把动作改简单。
好笑的是张伦硕口口声声不想活在妻子钟丽缇的光辉之下,想证明自己可以摆脱钟丽缇丈夫的标签,结果他舞台表演是《舞娘》,和钟丽缇在浪姐的初舞台一样,就连配乐都放的她的原声。
这种又当又立随便说说的态度,又怎么让观众产生共情啊。
我们熟悉的陈志朋也代表了一类人,作为早一批的唱跳艺人,曾经国民男团成员,如今他糊得彻底但是架子却不小,基本容不下任何批评,什么评价他都要反驳两句。
他始终活在过去的辉煌中,端着自己所谓的前辈身份,然而事实是属于他的时代早已过去。
反观浪姐中早已功成名就的宁静都没有架子,就算是挑战高难度舞蹈时也始终虚心求教,从头到尾都没有以咖位压人。
在练舞过程中,哥哥们也是抱怨不停。
不是说舞蹈太难就是过于懒散,要不跳一会儿就扯到肩膀膝盖受损。
看到这里,小杀真心觉得这些哥哥们需要的是一个减肥健身的节目,而不是让他们唱跳组男团。
或许集结一帮中年男星,主题是减肥去油应该会更符合当下中国男性的需求。毕竟在小杀眼里有些人在呼喊逐梦之前,实在应该先做到基础的身材管理以及心态管理,又渴望热度又端架子的爹系男星最好还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吧。
过往的综艺节目中,中年女星大多以妻子、母亲或者被催婚的剩女形象出现,而浪姐让她们得以摆脱这些身份,以独立个体之姿来追梦,在舞台上闪耀发光。
无论到哪个年龄段,女性都可以寻找到自身的价值,拥有自我的魅力,从来不应该是谁的附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