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这玩意,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很多普通人以为“精妙绝伦”的画作,实际上价格可能也就几百几千,顶多几万块;而一些我们觉得仿佛出自稚子之手的作品,反而价值百万、千万、甚至上亿。
就像梵高还在世的时候,谁也无法理解他的作品,在压力之下他终于举枪自杀;而等他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后,人人都爱梵高,爱《向日葵》爱《星月夜》爱《麦田鸦群》,你要问他们看懂了梵高的画吗?所有人都会告诉你看懂了,但至于真的看没看懂,只有自己知道。
笔者是个凡人,看画作很多时候看不出太大的名堂,比如说同样是张大千的画作,他笔下的崇山峻岭我就觉得格外气势磅礴,但如果是荷花之类的,我就觉得平平无奇;还有齐白石,看齐白石的虾或者山水画,我觉得很精致,尤其是山水画很有意境,但如果是画其他花鸟虫鱼,水果蔬菜,我就觉得跟青少年宫的小孩子们所画的没啥区别。
当然,我相信跟笔者一样没有太多艺术细胞,或者说在绘画一道不是很能拿捏住其中神韵的大有人在,可我们又想接受艺术熏陶怎么办?选贵的。便宜的不一定都是差的,但贵的一定大多数都是好的,这是个真理,比如说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崔如琢。
崔如琢出生在年,那个时候抗日战争已经即将结束,在他懂事开始就已经沐浴在了新中国的阳光之下,这才有机会在艺术这条路上安稳地走着。崔家乃是书香门第,崔如琢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替他拜在郑诵先门下习字。
自古书画不分家,崔如琢在习字的同时还进行了绘画学习,七岁时就能够复制出齐白石的《秋趣图》,过人的绘画能力就此展现出来。有这份天赋自然是不能够浪费的,他开始跟随李苦禅大师专门学习绘画。
李苦禅是谁?近现代十大画家之一,写意花鸟画的宗师,曾跟随齐白石学艺,最擅长画花鸟与鹰,在制作巨幅屏风方面格外有心得。不论哪条路有没有名师带领差距总是巨大的,在李苦禅的悉心教导下,崔如琢画工一日千里,之后还留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老师。
但是学无止境,对于崔如琢来说,有李苦禅这样一位老师,可以说他已经触碰到了国内绘画艺术的最高领域,但国外的绘画流派他还没有涉及。在崔如琢看来,唯有博采众长,才能够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那条绘画之路,因此在年的时候,已经37岁的崔如琢放弃了国内的一切,怀揣着美金去到了大洋彼岸。
在国内的时候,他是名师弟子,是美院老师,有着学生的尊敬以及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到了美国,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他卖画,却没有什么人能够欣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子过得穷困潦倒。
就在崔如琢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他的一幅画辗转落到了张大千手中。虽然李苦禅跟张大千同为中国近现代十大画家,但论起国际影响力,常年周游世界的张大千无疑是要高于李苦禅许多的,有了张大千一句:“从画的功力看,这个画家的画值得收藏”的点评,崔如琢立刻时来运转,有源源不断的人开始收购他的画作。
有着传统国画基础,又吸收了不少欧美的艺术风格,崔如琢在当时说白了就是差那么一丝机会;等张大千送来了这丝机会后,崔如琢彻底火了。前美国总统里根收藏他的画、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收藏他的画、宋美龄收藏他的画、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收藏他的画、泰国王室收藏他的画,更别说还有更多的商界富豪,像是什么塑胶大王、报业大王等等,他摇身一变成为了最具商业与收藏价值的画家。
崔如琢到底有多火?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胡润中国艺术榜》中,崔如琢以3.36亿的作品成交额,位列中国画家收入第一,光是年卖出的那副巨幅指墨荷塘长卷《冷碧清秋水,秀色空绝世》就高达1.4个亿。
但对于这个交易额崔如琢还是不满意的,如今已经77岁的崔如琢表示,自己的愿望就是在80岁之前,在成交额上能够赶超毕加索。但就如今看来,崔如琢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是有点难度的。
就在不久前,美国时间年5月13日,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中,毕加索的《坐在窗边的女人》用9分钟的时间拍上了1.亿美元(含佣金与手续费),折合人民币6.亿元,这个数字哪怕是崔如琢,可能也不是那么好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