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将于7月27日起开馆,届时将重新开放美国著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回顾展,展出至今年11月15日,这也是该馆29年来首次举办的沃霍尔大型回顾展。
沃霍尔是20世纪当代艺术界的风云人物,波普艺术风格的开创者。他善于将大众流行图像直接挪用到艺术作品中,比如把印有商标的罐头包装、明星海报进行复制和放大,这些作品带有消费文化的鲜明烙印。波普艺术风格最初起源于英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盛行,纽约后来发展为波普艺术的重镇。
沃霍尔的波普艺术作品体现了商品经济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影响。此次展出的作品包括沃霍尔最具标志性的流行文化图像,如玛丽莲·梦露的肖像、可口可乐与坎贝尔汤罐头等。这些出现在60年代的广告、媒体、商品上的流行图像,摇身一变成为昂贵的艺术品,艺术家也借此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年,沃霍尔的毛泽东画像在英国拍出万英镑(约合人民币万元)的价格。
此次展览还包括此前未曾亮相的更为激进的作品,涉及性别和种族问题型,主要有《女士们先生们》系列中的25幅作品。这些作品描绘了黑人与拉丁美洲变装皇后与变性人的肖像。
此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沃霍尔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插画作品,由于观念过于超前而颇具争议性,在当时遭到画廊的拒绝。他用黑色圆珠笔勾勒出一幅幅年轻男子的私密间瞬间,这种对同性恋题材的大胆描绘体现了沃霍尔艺术的反叛性。
沃霍尔人生最后阶段的作品《六十幅最后的晚餐》(年)也在此次展览上亮相,画作的灵感来源于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沃霍尔出生于一个天主教家庭,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通过画作探讨了艺术、死亡与宗教的关系。年2月,安迪·沃霍尔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沃霍尔生前是一位明星艺术家,也是社交界的红人。他曾有一句名言:.每个人都能够成名15分钟。这句话敏锐道出了这个时代的特质。当社会、商业、媒体、大众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时,也促成了当代艺术的变革。
据悉,沃霍尔生前在纽约成立有自己的工作室,艺术作品的生产仿照工业流水线的复制模式,由助理团队协助完成,他本人甚至不用亲自动手。这种现象在当代艺术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由此引发的问题值得深思: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到底什么是艺术?谁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