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笼中雀盯着福缘红了眼,福缘反而

公益中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

我最近正在重读《剑来》,一边读,一边思考。今天午睡的时候,我打开樊登读书,一边听他解读《思维的囚徒》,一边入睡。听着听着,有一个概念跳入脑海,让我感觉很是有趣——矛盾意向法。

矛盾意向法的技术基础源于两个方面的事实:一方面,正是因为过度恐惧,才会导致所害怕的事情的出现;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过度渴望,才会使得所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

听到这里,我觉得《剑来·笼中雀》这部分,那些来丽珠洞天寻求机缘的外乡人们就是这样的:人人都付出了巨大代价,才换来了在这里寻求机缘的难得机会,人人都承载着家族或者宗门的重大希望!所以,人人都渴望自己能够获得机缘和福缘。可是,到最后,这些抱着寻求福缘而来的人,各个都结下了这样或那样的仇怨,给家族或宗门留下了重大祸患。

01外乡人:人人皆为福缘来,多少福缘变祸殃

小说很讽刺!一直都在说,丽珠洞天是一块福地,人人都可以在这里挣机缘得法宝。可是,那些花费巨大代价来到小镇的修行中人呀,几乎人人都是九死一生,最后还各自结下了死仇和心结。明明是块福地,这些外乡人偏偏没能积攒下什么福缘。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进入丽珠洞天之后,最为顺利的大隋高氏。皇子高稹在小镇遇到正在售卖龙王篓和金色鲤鱼的李二,于是,花50文钱买下了这桩天大机缘,算是截胡了陈平安的机缘。后来,又补偿了陈平安一袋子金晶铜钱。深入敌国腹地,以极小的代价收获了两个天大福缘,高稹和吴貂寺马上离开小镇,返回大隋才是上策。结果,这个吴貂寺偏偏仅因一个怀疑,就对宁姚痛下杀手,结果,从此结下了死仇。将来宁姚一旦决定重回宝瓶州,找大隋高氏讨要一个说法,那么,大隋王朝一个应对不当,就会是灭顶之灾。

接下来,运气还算不错的,就是截江真君刘志茂了!这个山泽野修,机关算尽,算是拿走了两份天大机缘。但是,他为了机缘既得罪了蔡精简,也得罪了陈平安。将来哪天陈平安要找他算账的话,刘志茂不死也要褪层皮。

然后再来看看付南华和蔡精简这两个年轻男女。付南华获得了山魈壶,也还算运气不错。但是,却也差点被草鞋少年陈平安活活掐死,留下了心结,也结下了仇怨。蔡精简的运气简直都用来踩狗屎了。顾璨这边,被截江真君刘志茂捷足先登了,然后又因为被人算计断了陈平安的长生桥,结果,被陈平安在小巷里用一片瓷器杀死。如果不是齐静春出手,蔡精简就已经就此陨落了。

还有就是清风城许氏和正阳山。清风城谋划的猴子甲,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正阳山谋求的剑经没有到手,按照计划打死了刘羡阳,最起码剑经没有落入死对头风雷园之手,还算不错的结果。但是(人生总是有这么一个烦人的“但是”),清风城许氏使用阴谋诡计,算计正阳山、刘羡阳、陈平安,与刘羡阳、陈平安结下了死仇。正阳山搬山猿更是亲手打穿刘羡阳胸膛,又和陈平安、宁姚打生打死,与这三个人结下了死仇。将来,他们一旦问剑清风城、正阳山,那就是家族覆灭、宗门破灭的惨淡光景呀!

其实,最惨的人,就是那个海潮铁骑家的大小姐,后来被称为数典的姑娘。来求机缘的人,不仅仅没有招来机缘,反而招来了种种厄运。先是无缘无故地被马苦玄坏了道心,回过味来之后为了报复马苦玄,她杀死了马苦玄的奶奶马兰花。离开丽珠洞天后,马苦玄找海潮铁骑报仇,杀死了她全家,却偏偏留下了她做婢女,起名叫数典,意思是说她“数典忘祖”,让她继续留在人世间遭罪。

对于这些人而言,丽珠洞天就不是什么福地,而是结仇之地,埋祸之所。

02宁姚、陈平安:本不为机缘,反而机缘最深厚

与清风城、正阳山、蔡精简、付南华之流相比,宁姚来小镇的目的,就显得十分特立独行。她来小镇,不为机缘,只求阮邛为他铸剑。

宁姚刚刚出现之时,就显得那么地锐利、刺眼,又与众不同。在螃蟹坊,齐静春看她与“气冲斗牛”四字比较亲近,就顺势而为,把“斗”、“牛”二字放到了宁姚的那把剑里。可是,宁姚非但没有千恩万谢,反而嫌弃那把剑。把剑一摔,钉入地面说:“这不是我追求的剑道!”作者以此来彰显了宁姚来小镇,不为什么法宝机缘,只为求人铸剑,顺便见识见识丽珠洞天这块福地的风光。

结果,就是这个不追求法宝机缘的人,最后,不仅仅获得了阮邛为其铸剑的承诺,而且找到了心爱之人陈平安。陈平安和宁姚的结合,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件幸运事。

再来看看我们的主角陈平安。这个留不住任何机缘、福缘的人,只要是有了机缘、福缘,就会想着赶紧送出去,生怕自己留不住白白便宜了外人。于是,他把小泥鳅送给顾璨而毫不心疼,听说刘羡阳要离开小镇,立即就想把手里的全部金晶铜钱、蛇胆石都送给他。决心送李宝瓶他们去山崖书院读书时,更是把刚到手的四座山头要分别赠送给顾璨、刘羡阳、宁姚、阮秀。

这个福薄缘浅之人,不求任何福缘和机缘,即使有了,也会想着送出去。可是,偏偏是这样一个人,得到了丽珠洞天最大的一份机缘——老剑条!而且他还找到了心爱的姑娘宁姚。

03矛盾意向法:花自开放蝶自来

《剑来·笼中雀》里,绝大多数人竭尽所能地追求机缘、福缘,结果,却一个个埋下了祸根。反而是两个最不想着追求机缘、福缘的人,得到的机缘最大,福缘最为深厚。这似乎很矛盾,但是,这又在情理之中。

正所谓:“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故事里的事是这样,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苦苦追求的,却总不肯来;竭力避免的,却偏偏会接踵而至!

(1)生活亦如是:一心追求目标,结果,却离目标愈行愈远

还记得在大学里,我代表学院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本来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只需要正常发挥,就能表现不错。但是,我特别担心自己会在台上紧张,结果,等到我登台的时候,就真的紧张得连话都说不清楚,演讲自然糟糕透了。

人生就是这样,越是自己很重视的场合和机会,自己反而往往表现得还不如平常时候呢,从而把事情搞砸。

而矛盾意向法,就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常常因过度恐惧或过度渴望,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糕。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刻意讨好领导的人。他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为了升职加薪,把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讨好领导上了。反而使得自己的行为变得扭曲变形,从而不仅仅令领导不喜,还会令同事们反感。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失眠的人。越是要求自己不要失眠,反而越是容易失眠。我相信所有经历过失眠的人,都有这种经验。我现在要赶紧睡了,明天要早起,千万不能失眠。结果往往就是一两个小时过去了,你还在辗转反侧地继续失眠。

有一个失眠的人来找心理医生说自己天天睡不着。这个心理医生说:“我不信,这不可能。如果你天天睡不着,你的身体早就垮了,根本就没法来我这里。”然后,这个失眠症患者就说要证明给医生看,回家后打开录像机,当晚决心盯着天花板不睡觉,以此来证明自己失眠。结果,却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为什么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矛盾意向法能够起效呢?

因为当人们失眠时,睡觉在意识中变成了一件艰难而痛苦的任务。

而当任务是“不睡觉”时,睡觉忽然变成了人们想要的东西,而克制睡觉的诱惑反而变成了一件难事。在这样的思维中,思维的悖论被打破了。人们反而不会因为担心睡不着觉而睡不着觉,反而是因为担心睡着觉而真的睡着了。

经历过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在其名著《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说:

“正是恐惧导致了所害怕的事物的出现;另一方面,正是过度渴望使其所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

为了解决“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和“越渴望什么越得不到什么”的悖论,作者发明了“矛盾意向法”!

(2)用“矛盾意向法”生活——花自开放蝶自来

无论是过度恐惧,还是过度渴望,根本上讲,就是过分地在意。当我们过分地在意某个人、某个目标时,我们的所思所想、举止言谈,都会因而扭曲变形,就越容易远离自己所在意的人或目标。

就拿追女孩子这件事来说吧!一个男孩子天天送花、送早餐,天天围着女神转,结果,女神看见他就烦,根本追不到。有一天这个男孩自己放弃了,决定不再围着女神转了,结果,往往是女神反而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男孩。

这就是因为过分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hehaotebdf.com/awkzyj/525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