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花浅议兰花水仙瓣鉴赏

中国·湘潭兰花产业高峰论坛文稿系列

《浅谈寒兰的选种、植料及换盆的园艺实践》

作者:

尹江

摘要:本文对水仙瓣鉴赏的重要性、影响水仙瓣鉴赏辩识、水仙瓣的鉴赏三个层面,在前人瓣型学基础上,为继承与弘扬瓣型学的成果,辩识新的品种,创新辩识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兰花、正格瓣、水仙瓣、瓣型学

千百年来,中国人赏兰咏志,兰花高洁清雅,是兰花高贵品格之所在。中国人对兰花的辨别与品赏,在历史长河中,逐步行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审美学说———瓣型学,兰花瓣型学它凝炼了中国社会伦理道德,哲学艺术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人对形神意的高度统一的美学观。

一、水仙瓣鉴赏的重要性

1、正确识别水仙瓣是牢固掌握瓣型学基础的重点之一。

兰花正格瓣型花分为荷瓣、梅瓣、水仙瓣。其中荷瓣,梅瓣特征较明显,但水仙瓣却较复杂,兰艺新手通常会感到似是而非,界线不清晰。水仙瓣的鉴赏识别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首先水仙瓣和梅瓣有着相近的地方,又有不尽相同的地方。其次要分辨荷瓣与荷形水仙,梅瓣与梅形水仙的细处差别。

另外它还是巧种和官种的一个分届线,官种出水仙。官种又分为官种水仙和滑口水仙。要熟练辨别出官种水仙和滑口水仙,才是真正拥有了识别水仙瓣的能力。

2、好的水仙瓣,例如荷形水仙、梅形水仙都是品级高的好花。

有不少兰友认为水仙瓣花品级不高,比不上荷、梅,出不了好花,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其实很多老兰艺家都认为好的荷形水仙要胜过荷瓣,这也就是兰花“龙字”排在“大富贵”前面的原因。春兰的荷形水仙以“龙字”为代表,它与春兰老种“宋梅”合称“春兰双壁”。由此可见龙字在春兰中的地位。在蕙兰老种中排名第一的“大一品”也是荷形水仙。连赤蕙之王梅瓣"程梅”也只能屈居第二。在我们的艺兰前辈眼里荷形水仙、梅形水仙,它们的品级仅次于瓣型花的素花。老种奇花“紫授金章”,它的瓣型是滑口的梅形水仙,属于极品好花。

3、兰花的瓣型学形成以后,兰花瓣型的好坏就成了兰花市场交易的尺度。

所以牢牢掌握兰花瓣型学,学会识读荷形水仙,梅形水仙,官种水仙,滑口水仙瓣等,掌握兰花品级的评价,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兰花的鉴赏水平,而且在购兰换草的实际生活中起指导作用,避免吃亏上当,精准把握精品。

二、影响水仙瓣鉴赏辩识的几个方面。

水仙瓣鉴赏,一定要了解一些相关因素。做到把握经典,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掌握知识,回避错误,纠正偏差。

1、瓣型学的瓣型是以春兰为基础的,蕙类(也就是一杆多花)

的其它品种,如蕙兰、寒兰、春剑、莲瓣、建兰、墨兰、送春等品种,(宋代黄庭坚分类法)都是放宽了限制的标准,这是学习兰艺时必须要知道的,否则会造成瓣型上识别的疑惑。

2、水仙瓣在兰花瓣型学的形成过程中是有演变的。

例如大约年前,古代兰家把最好的巧种称之为水仙瓣,发展到现代,梅和仙的界限比较明显了,

梅是梅,仙是仙。古时候认为巧种特征明显的才是水仙,而现代认为雄性化特征不明显的为水仙,这是有区别的。兰花的专著从宋代的《金兰兰普》第一个兰普开始,我们在学习古代兰花典籍时,不要以一本书为依据,,要看瓣型学的整个形成过程和现代瓣型学有什么区别,找出共同点,变化的看,辩证的看。

3、兰花的开品不是一成不变的。

兰花的开品与养功,是否春化,时间长短、营养环境,或者植株本身的强弱有关系,开品会变,瓣型会走样。开品和瓣型的走样也可能造成瓣型辨别上的困惑。所以对于一个开品的鉴赏,不要有一个固定的概念。不是每个人都能养出标准的瓣型花,这是需要养功经验积累的。

4、兰花的命名有些并不符合兰花的瓣型。

这些混乱主要体现在水仙瓣和梅瓣的命名中。有许多人在给兰花命名时并没有按瓣型特征冠名,把“某某仙”取名为“某某梅”,例如“二七梅”其实是仙。又如“西神梅”的名字也带个梅字,其实它是正格的梅形水仙。所以对水仙瓣和梅瓣的辨别要观察多个开品,不能仅仅凭它的名字作出瓣型的判断。

5、准确区分瓣型学中“型”与“形”,不能混淆概念。

兰花花艺正格花分“瓣型”和“瓣形”两大类,鉴别就是归类,确定类型的特征明显的荷瓣、梅瓣很容易确定,那些相似,接近却达不到瓣型标准的好花,以“形”来相称,对此前辈也按兰艺特征做了精准区分,分别称为荷形水仙和梅形水仙,并确立了其在兰花花艺品级中的地位,分清型与形有助于掌握瓣型理论。

三、水仙瓣的鉴赏

春兰水仙瓣的代表普遍认为是“汪字”,我们在瓣型花的框架下谈水仙,所以一般来说水仙瓣的好花要么是荷形水仙,要么是梅型水仙。水仙瓣的识别特点,一是外三瓣一般比梅瓣狭长,收根放角,以“长脚”居多。二是花瓣(捧)有弱雄性化特征,且有兜或浅兜,没起兜的绝不是水仙。三是水仙瓣的舌一定是短圆,或者是留海舌,形态放宕不卷。掌握好水仙瓣的鉴赏,认识水仙瓣,了解水仙瓣,必须深入掌握以下概念和它们的区别,这几个概念和区别集中了水仙瓣的难点和重点。

1、梅瓣与水仙瓣的区别

梅瓣和水仙瓣都有雄性化特征,但水仙瓣比梅瓣的雄性化特征弱一些。

1)捧瓣上来看,梅瓣的瓣子雄性化特征强,捧心偏硬,起深兜,有白头,瓣头增厚。水仙瓣雄性化

程度低,捧软,起兜,瓣头不增厚,有白边或无。如果做一个定量的量化,就雄性化程度而言,梅瓣它

的宽幅在1mm以上2mm以内,瓣头明显增厚,而水仙瓣它的捧不足1mm,但是可以看到有白边,捧头

没有明显增厚。所以梅瓣的捧头形式会出现五瓣分科窠,分头合背,连肩连背的三种形式,而水仙瓣雄

性化弱化,捧只有五瓣分窠,没有分头合背,更没有连肩连背的形态。

2)外瓣区别,水仙瓣的外瓣较梅瓣更狭长,它的瓣头截圆或有瓣尖,收根放脚。

3)舌头上的差异,梅瓣是尖舌,较硬,舒而不卷。有小如意舌,大如意舌,刘海舌,龙吞舌,秤钩舌

等,水仙瓣的舌相对要软要大些,它的舌是短圆形,放宕(就是平出后向下展开)不卷,或者是留海舌。

2、荷瓣与荷形水仙的区别

荷形水仙之所称为荷形主要是从外瓣的形态来观察的。

1)外瓣,荷形水仙它的外三瓣也较宽阔,近似荷瓣,有收根放角,但没有何瓣收根放脚那么明显,

而且瓣头有尖峰,瓣头有尖是荷仙的一个特征,外三瓣没有荷瓣那么宽阔糯厚,达不到荷瓣的外瓣标准。34-

中国·湘潭兰花产业高峰论坛文集

2)捧,“荷瓣”的捧较宽阔、不起兜,无“白峰”,常为蚌壳捧,蒲扇捧,“荷形水仙”的捧一定

是起兜的,捧瓣有轻兜或微兜,有白边或无。

3)唇瓣,荷瓣舌圆正,丰满,有大圆舌;荷形水仙的舌,舒展向下垂,放宕,不卷,一般是小圆舌。

3、“梅瓣”与“梅形水仙”的识别

“梅形水仙”之所以称为“梅形”主要是外三瓣形似梅瓣外瓣。

1)“梅瓣”外瓣瓣子短,截圆,紧边内扣似勺,瓣子收根细,形似梅花瓣。“梅形水仙”的外瓣看

上去像长脚的梅瓣,外瓣瓣端截圆内扣。如果瓣型花萼端微尖、萼体较长,这些外瓣特征是不符合梅瓣

要求的,但这些外瓣特征却可以是“梅形水仙”。

2)“梅瓣”与“梅形水仙”捧瓣相似,都有雄性化特征,但“梅形水仙”雄性化特征相对弱些。

3)“梅瓣”舌小而尖,厚硬,有大如意舌,小如意舌,龙吞舌,刘海舌,秤钩舌等,“梅形水仙”

舌一般是小圆舌,短圆形,放宕不卷。

4、“荷形水仙”与“梅形水仙”的识别

1)“荷形水仙”和“梅形水仙”同属于水仙瓣型,判别水仙瓣花是“荷形水仙”还是“梅形水仙”

主要是根据外瓣的形态,它们的外瓣都有收根。

2)“荷形水仙”外瓣有属于荷的收根放角的形式,但没有荷瓣收根放角那么明显,而且瓣头有尖

峰,(瓣头有尖是荷形水仙的一个特征)。

3)“梅形水仙”的外瓣是结圆的,甚至有少许内凹,但是它的瓣头没有小尖尖。

5、官种、巧种以及“官种水仙”与“滑口水仙”的区别。

在正格瓣型花的框架下,前人将好花分成了两类,一个是巧种,另一个是官种。对官种、巧种的定

义,主要看中宫,即捧瓣和舌。看完了中宫再看外三瓣。巧种的中宫有这几个特征,1、瓣短。2、头圆。

3、捧头起兜增厚,捧瓣雄性化特征明显。具备这三个特征我们称它为巧种,就是细花,就是好花。有了

巧种的概念去判别梅瓣、荷瓣和水仙瓣就能把握得准,不走样。巧种由于雄性化特征,使它的捧瓣较硬,

有白头,捧头增厚起兜,瓣子会出现分头合背,连肩连背。它的雄性化程度与对它的外瓣长度成反比,

宽度成正比,所以雄性化程度高的巧种梅瓣外瓣会短圆,非常漂亮。

官种具备有这几个特征:1)是瓣型花。2)有雄性化特征但是弱。3)另一种就是滑口,没有白头白

边,捧瓣起浅兜。4)官种有官相,就是大花。官种是个大概念,它是瓣型学的精髓所在,它在兰花的鉴

赏和级别的划分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官种出水仙,有官种水仙和滑口水仙,它们都是官种,且滑口水仙属于官种水仙。“滑口水仙”与

“官种水仙"主要区别,有弱化的雄性化特征是官种水仙,在捧瓣上“官种水仙”有浅白头。“滑口水仙”

就是捧瓣上看不到雄性化特征,捧瓣上没有浅白头,捧瓣起浅兜,两个浅兜合起来,能形成一个半圆,能盖住鼻头盖住蕊柱。

学好水仙瓣的鉴赏要领,是瓣型学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做到精准判别,不出差错,用科学的态度保持公正公平。

在现代兰艺中科技草的出现,兰花的变异性特别快,特别强,兰花的新品种层出不穷,现代瓣型学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只有熟练掌握前人总结的瓣型学,才能在前人基础上稳定瓣型学的成果,辩识新的品种,创新辩识理论,为历史长河,长长久久,世世代代传承我国宝贵的瓣型学。

《中国兰花》微刊来稿邮箱:qiuchunlan

.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hehaotebdf.com/aytzyj/157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