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美学重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的学派之一。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观点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原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的一切现象。美就是数的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学和声学的观点去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发现声音的差别都是由发音体方面数量的差别所决定的。认为音乐的基本原则在数量的关系,音乐节奏的和谐是由高低长短轻重各种不同的音调。按照一定数量上的比例所组成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黄金分割比例,并将其广泛运用于建筑、雕刻等领域,即一个物体较大部分与整体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约为0..这个比例被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毕拉哥拉斯等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和形式主义的美学思想对柏拉图、新柏拉图主义以及文艺复兴时代专研形式技巧的艺术家们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2、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也叫黄金比例,是指一个物体较大部分与整体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约为0.,这个比例被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黄金分割是由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于公元前5世纪在《几何原本》中提出,历代的建筑师将它奉为重要的形式美法则来遵循。黄金分割常应用于艺术创作、建筑艺术、人体美学等领域,达芬奇的美术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维特鲁威人》.建筑物巴黎圣母院以及古希腊的维钠斯雕像中的人体比例等都运用了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这一比例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被认为是艺术中最理想的比例。

3、《诗学》

《诗学》是西方文化史上最早构建的系统的美学理论著作,是研究诗歌创作规律的著作之一,由古希腊著名美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原名为《论诗》。《诗学)现存有二十六章。主要讨论了悲剧、艺术等,结构分法为六分说、五分说、三分说三个分法。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表达了对艺术及悲剧的观点,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而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诗学》立论精辟。内容深刻,虽然篇幅不长,但气度不小,无疑是一篇有分量、有深度的大家之作。《诗学》提出的某些观点,如情节是对行动的摹仿的观点和诗评不应套用评论政治的标准的观点在当时具有可贵的创新意义。《诗学》这篇不朽的薯作集中地反映了一种新的、比较成熟的诗学思想的精华,不仅对西方美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且对世界美学领域的研究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4、贺拉斯

贺拉斯是古罗马文学"黄金时代"的代表人之一,与锥吉尔、奥维德并称为古罗马三大诗人。贺拉斯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诗人、批评家,代表作品有《论诗艺)《阀刺诗集》(歌集》等。贺拉斯的主要观点有:其一,在诗的功用问题上,贺拉斯认为诗有教益和娱乐的两重功用寓教于乐)。还强调诗对开发文化的作用:其二。建立了一系列维护希腊典范的教条。如在文艺选材方面沿用旧题材更为稳妥,在处理题材方面也要遵照古人所写的那种定型。贺拉斯的《论诗艺》对西方文艺影响很大,仅次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莫定了古典主义的理想.将古典作品中最好的品质和经验教训总结了出来,为后来的欧洲文艺指出一条调子,对世界的文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5、《论艺术》

《论艺术》是古罗马时期的诗人、批评家贺拉斯所著诗体信简。这部著作共四百七十六行,是贺拉斯写给罗马贵族皮索父子的信。在信中结合当时罗马文艺现状,提出了有关诗和戏剧创作的原则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艺术理论主张。首先,在诗的功用问题上,首次提出“寓教于乐”的观点,认为诗有教化和娱乐的双重作用,并强调诗对开发文化的作用;其次,建立了一系列维护希腊典范的教条,如在文艺选材方面沿用的题材更为稳妥,但不能生搬硬套;除此之外。他还认为艺术是天才和技艺的共同创造,作品要合乎情理。《论诗艺》体现了一种在继承中求创新的现实主义精神,对西方文艺影响巨大,仅次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对16世纪到18世纪的文学创作,对戏剧与诗歌的创作影响深远。

6、但丁

意大利中世纪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者,以史诗《神曲》留名后世。但丁少年时代就好学深思,曾积极参加政治活动,放逐期间,接触社会各个阶层,丰富了生活经验,加深了爱国思想。代表作有《新生》《神曲》等。但丁的艺术观点为,其一,他认为诗为寓言说,一切文艺表现和事物形象都是象征性或寓言性的,主张文艺在内容上要善,在形式上要善。其二,他肯定了“俗语”的优越性,要文学更接近自然和人民。但丁是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也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7、《神曲》

《神曲》是著名意大利诗人但丁所著长篇史诗。这部作品创作于诗人但丁遭遇流放时期,全诗分为三部分,即《地狱》《炼狱》和《天堂》,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内容上,《神曲》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神曲》还表现了但丁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驱,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真理的思想。《神曲》的细节描写虽有高度技巧,但它的主要成就还在于高度的概括和综合。这部作品把诗人的内心生活经验、宗教热情、爱国思想,把历史的和现实的,古典的和基督教的因素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8、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是一场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为信念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代表人物有维安、大卫到安格尔等,代表作品有《布津蒂斯》《荷拉斯兄弟之誓》等。新古典主义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

9、大卫

雅克·路易·大卫是法国著名画家,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在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雅各宾专政时期,曾任公共教育委员会和美术委员会的委员。早期作品以历史英雄人物为题材。代表作品有《荷拉斯兄弟之誓》《马拉之死》《萨宾妇女》等。大卫最初的创作都是从古希腊罗马的传说和艺术中寻求美的源泉和理想,把古代英雄的品德和艺术样式视为审美的最高标准,后期他的艺术充满了时代革命气息,具有鲜明的政治思想倾向性,并将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和现实的时代生活相结合,成为一位革命艺术家。

10、安格尔

安格尔,新古典主义画家、美学理论家和教育家。自小父亲就培养他对艺术的兴趣。他的代表作品有《泉》《大宫女》《土耳其浴室》等。安格尔强调绘画必须重视骨骼,而肌肉远在其次,他认为肌肉绘制得过分精确会成为造型纯真的最大障碍,甚至会造成独特构思的浪费使作品平庸化。安格尔崇尚自然,代表他最高成就的裸体创作往往不事雕琢,是自然形象洗练化与古典造型理性的完美结合。安格尔一生向往古典主义,追求古典理想化的平静肃穆的美,并以此作为他艺术的最高追求。

11、笛卡尔

笛卡尔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之一,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并为欧洲的“理性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代表作品有《方法论》《几何》等。在哲学上,笛卡尔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他是欧陆“理性主义”的先驱。在物理学方面,笛卡尔将其坐标几何学应用到光学研究上。笛卡尔善于运用直观“模型”来说明物理现象,他提倡运用假设和假说的方法。笛卡尔堪称17世纪及其后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12、培根

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培根提出了到达各种现象的一般原因的真实方法—科学归纳法。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培根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

13、霍普斯

霍布斯是著名政治家哲学家,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16世纪的英国,自幼接受教育,曾在牛津摩德林学院就读,代表作品有《论公民》《论物质》《利维坦》等。他作为“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开创性的将科学与政治、哲学融汇贯通。以机械唯物论为理论基础,认为一切物体都在按照必然的因果规律运动国家作为“人造的物体”也受因果规律制约。并且第一次系统的用社会契约解释了国家的产生及基础,批判了君权神授论,确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本形态。霍布斯史西方近代首位彻底贯彻个人主义的思想家,他关于国家主权的阐释标志着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国家主权说的正式形成,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4、洛克

洛克是著名哲学家、医生、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及英国最早的经验主义者之一。出生于17世纪的英国,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学习医学。代表作品有《论宽容》《人类理解论》等。他主张每个人在自然状态下都是同样自由而平等的,应该对政治权力实行监督与制衡。作为经验主义的开创者,他没有完全贯彻这种思想,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将“自我”定义为会以意识思考的东西。此外,他还主张对政府权力实行监

督与制衡。洛克的理论对于伏尔泰、杰斐逊等人以及美国宪法、独立宣言具有极大影响,也激励了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被视为最有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

15、休谟

休谟是著名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英国经验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18世纪的苏格兰,毕业于爱丁堡大学,代表作品有《人性论》《道德原则研究》等。他的哲学思想受到洛克的影响,反驳了“因果关系”具有真实性和必然性的理论,认为人类都有一种信赖因果关系的本能。并且在自我理论上将人的灵魂比喻为一个共和国,在实践理性方面否认了理性在驱动或排斥特定行为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休谟被视为苏格兰启蒙运动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6、启蒙思想

启蒙思想是一种具有启迪意义的思想观念,指欧洲特定历史时期,继文艺复兴之后在欧洲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时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有伏尔泰的《哲学通讯》、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卢梭《社会契约论》等。启蒙思想的核心是自由,科学和民主是最终的成果,主要归纳为两大信条:其一,万物都受自然法则的支配。反映在人脑中便是理性,理性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其二,相信人类过去充满了黑暗和愚昧,而未来则是一片光明,人类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于启蒙思想的宣传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欧洲社会的进步。

17、狄德罗

狄德罗,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在文艺理论上,他打破了古典主义悲剧和戏剧的边框架,建立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严肃剧或市民剧;扭转法国绘画中以布歇为代表的“洛可可”风格,提出了一整套启蒙主义理想的现实主义艺术理论,并且依据唯物主义观点,提出了“美在关系”说。他的代表作有:《画论》《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等等。狄德罗的哲学思想虽未超出机械唯物论的局限,但是含有丰富的辩证法因素,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诞生提供了思想来源,同时他文艺理论的观点是后世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艺作品的开端。

18、鲍姆嘉通

鲍姆嘉通,18世纪德国著名美学家。鲍姆嘉通第一次将美学和逻辑学区分开,主张将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并且给美学规定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初步形成了美学学科的基本框架以及探讨了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他认为美学的对象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他认为艺术须摹仿自然,表现自然呈现于感性认识的那种“完善”。他的代表作有:《美学》《形而上学》等等。鲍姆嘉通为美学开宗立派,且他的美学思想对当代实践美学的构建有一定的启示,被誉为美学之父。

19、温克尔曼

温克尔曼,18世纪德国著名艺术史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他对希腊艺术进行了高度的赞赏,认为希腊艺术杰作的一般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他在美学研究方法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美的抽象理解同艺术史的探讨,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的精分析同考古学上的新发现密切结合。他提出艺术史必须根据艺术作品的最直接接触和亲切体会,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艺术必须看作和它的物质环境和社会背景有血肉联系,艺术随时代的变迁而具有不同的风格,美不是只有一种。他的代表作有:《古代艺术史》《未经发表的古物》等等。温克尔是近代欧洲最早对古希腊造型艺术进行研究并加以热情赞赏的一个学者,掀起了崇拜希腊古典艺术的风气,对文艺理论和实贱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0、莱莘

莱莘,18世纪德国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启蒙运动思想家。他批判了温克尔曼“高尚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的古典主义观点,提倡用人道主义、浪漫主义取代古典主义。他认为一切艺术皆是现实的再现和反映,都是模仿自然的结果,这是艺术的共同规律,他还主张天才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反对艺术创作中固有的模式。他的代表作有《拉奥孔》《汉堡剧评》《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等等。莱莘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其美学思想为浪漫主义美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21、歌德

歌德是德国著名的美学家文学家,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浮士德》《论德国建筑》《诗与真》《少年维特之烦恼》等,歌德的思想主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关于浪漫和古典,歌德是由浪漫主义转到古典主义的,他在许多言论里对浪漫主义持对立态度,认为古典的是健康的,浪漫的是病态的,提出强壮的、新鲜的、欢乐的、健康的古典主义,以挽救文艺界的颓风。其二,关于艺术与自然,歌德美学的基调是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因此他对艺术家提出的最高的要求就是应该遵守自然、研究自然摹仿自然,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区别,艺术作品即使自然的又是超自然的,是从自然出发的创造,不但要揭示事物的本质,也要显出艺术家自己的心情深处。歌德在近代美学家中几乎是唯一的具有深广的文艺修养、科学修养、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在诗艺上达到高峰的大诗人,和一般的美学家从哲学系统出发不同,歌德的美学全是创作实践和对各门艺术的深刻体会的总结,是理论结合实际的范例。

22、席勒

席勒是德国著名的诗人、哲学家、剧作家,德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谈美书简》《审美教育书简》《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等。席勒主要观点包括:其一,他认为理想美是一个美的事物的美的形象表象,艺术美既不受材料或媒介的限制,也不受艺术家主观性质的干预。其二,他认为达到自由的路径不是政治革命而是审美教育,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理想的人是全面得到和谐自由发展的“完整的人”。其三,他认为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必须通过游戏冲动才能有机地协调起来。人的游戏本能或冲动是艺术创作的动机。其四他指出现实主义的朴素诗与浪漫主义的感伤诗的区别在于前者反映现实而后者反映表象思想,前者重客观而后者重主观,并且指出这两种创作方法应该统一而且可能统一。席勒发挥和纠正了康德的某些观点,在德国古典美学发展中他做了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推进了由主观唯心主义到客观唯心主义的转变。

23、《美学》

《美学》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黑格尔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年。黑格尔在书中全面联系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建立了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美学理论体系,提出美学研究的范围是美的艺术或艺术的美,美学实质上是“艺术哲学”。他主张美是主观与客观、形式与内容、理想与现实、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并强调艺术是绝对观念在感觉经验上的体现艺术的发展是精神克服物质局限性而达到“主观性”的过程。黑格尔在《美学》中阐述的美学思想是他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域的具体体现,这本书被称为黑格尔美学体系大全,它集西方美学理论之大成,把德国古典美学推向其发展的顶峰,为后世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24、别林斯基

别林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著有《文学的幻想》《艺术的概念》《论普希金》《给果戈里的信》等。别林斯基的观点体现在对于艺术的本质与目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以及典型说的阐释。首先。他认为艺术的使命是把一般自然生活的理念再现出来,诗人应该研究自然,并用形象来思维,不论证真理,而是显示真理。其次,他认为艺术要按照生活的全部真实性和赤裸面貌来再现现实,忠实于生活的一切细节,强调艺术的客观性。此外,别林斯基是近代美学家中将典型化提到艺术创作首要地位的第一人。别林斯基的艺术理论尽管带有一定的矛盾性,却建立了一套更加完整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大大促进了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辉煌发展。

25、印象派

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又称印象主义。19世纪兴起于法国,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鼎盛,曾多次举行独立画展,其影响遍及欧洲和世界各地。代表人物和作品有: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日出·印象》《睡莲》、雷诺阿《红磨坊的舞会》等等。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在户外进行现场作画,通过观察光线的变化,捕捉真实和瞬间情绪,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推动了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26、马奈

马奈是19世纪西方绘画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年生于法国,青年时当过海员,后进入学院派画家库图尔画室学习,期间常到卢浮宫观摩作品,并游历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使他获得良好艺术造诣。代表作有《草地上的午餐》《奥林匹亚》《女神游乐厅的吧台》《吹笛少年》等等。马奈的创作既有古典造型基础,又有明亮鲜艳、光与色的整体表现。保持形象的真实感,将古典的高贵气质和华丽美艳的印象派色彩交融于作品中。马奈是第一次把画家从传统上占统治地位的以题材为中心的创作方法中解放出来,将印象主义的光和色彩带进了人物画,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画家,其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影响了莫奈、塞尚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

27、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是维印象派之后出现在绘画史上的艺术流派,又称后印象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兴盛,进而开启现代艺术的大门。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有:梵高《星月夜》《向日葵》、高更《塔希提妇女》、塞尚《静物》等等。后印象派从印象派的用光和用色中获得启示,但不满刻板而片面地追求光和色,而是更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情感,开始尝试色彩和形体的表现性,将绘画的形和色发挥到极致。后印象派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其创作思想和艺术观念对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8、梵高

梵高是西方绘画史后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年生于荷兰,早年做过商行经纪人和矿区的传教士,最后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题材多为矿区的场景和乡村的农作生活。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例如《乌云笼罩下的麦田》;后来结识印象派和后印象派通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使其画作以奔放、夸张的色彩,追求一种狂野的造型,厚重、粗犷的笔触带来一种直率而又单纯的表现方式,展现自己内心的精神情感,如作品《星月夜》《麦田上的鸦群》等等。梵高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其作品更是国际油画拍卖市场上的遥遥领先者。

29、高更

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幼年开始学画,后成为一名职业画家,曾连续四次参加印象主义画派的展览。高更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高更的画作在形式主义上体现出独特的装饰特色,画面呈现出单纯而朴实的特点、区域色彩平面化的特征,画面中的形象高度概括、简洁而又形神兼备。高跟使用特殊的构图和鲜艳的色彩,将不同物体组织在一起,使画面各元素之间的形式构成存在联系,使画作富有形式感、秩序感、韵律感及节奏性。他通过画面的分割、色块对比、物体的遮挡等关系,使画面营造出一种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美妙的装饰效果。代表作品有《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黄色基督》《游魂》等。高更对于现代艺术的贡献体现,在理论上、形式上、对于绘画本质的信念上;他的绘画风格摆脱了精神上的束缚,贯穿着原始神秘的绘画理念,对后世艺术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原始艺术和象征艺术开拓的道路,指引的方

向。

30、塞尚

塞尚是法国后印象派主义画派画家,西方现代画家称它为“现代绘画之父”。塞尚最大的成就是对色彩与明暗具有前所未有的精辟分析,颠覆了以往的视觉透视点,空间的构造被从混色彩的印象里抽掉了,使绘画领域正式出现纯粹的艺术,这是以往任何绘画流派都无法做到的。他认为形状和色彩是不可分离的,主张不要用线条、明暗来表现物体,使用色彩对比:它采用色的团块表现物象的立体和深度,利用色彩的冷暖变化造型,用几何元素构造形象。代表作品有《静物》《圣维多克山》等。塞上的作品和理念影响了20世纪,许多艺术家和艺术运动,尤其是立体派,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被推崇为“新艺术旗手”。

31、原始主义

原始主义诞生于20世纪初,主张返回原始艺术的风格中去,追求原始艺术的自然天成的表现形式,表达直接朴素的印象。原始主义有三层含义,分别是人性的原始主义,文化的原始主义和文学的原始主义,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由于原始论基本上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hehaotebdf.com/aytzyj/504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