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界又失一位泰斗

5月28日,翻译家何兆武去世,享年岁。

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这位大佬是谁,

但,“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你总该听过,或者读到过吧?

是的,这位就是翻译《社会契约论》的大佬。

何兆武,年9月生于北京,原籍湖南岳阳,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年至年在西南联大外文系读研究生。年至年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年后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曾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

年,他的《中国思想发展史》出版,全书50多万字,系统、全面、科学地论述了中国思想发展史。此书几经再版,被许多大学选为教科书。而后他用英文撰写了《中国思想发展史》(AnIntellectualHistoryofChina)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全书60多万字,为世界了解中国,为中国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他所翻译的《思想录》、《社会契约论》、《西方哲学史》、《法国革命论》、《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等,皆为专业的西方学术著作,成为影响数代中国人的经典。

年,何兆武推出口述史《上学记》。文史学者刘超曾评价称,“这部‘浓缩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史’的随笔,一经推出即受到多方瞩目,除了让人了解民国教育及一代学人的成长历程外,也让人们反思当下教育的种种困境。”

我们从何老的个人回忆录中摘选了一些句子,以为纪念——

我们总有一种落后的农民意识,老想着拼命,强调“吃大苦,耐大劳”,可是进步不能光靠这个,不然整个人类文化能进步多少?人生一世,不过就是把名字写在水上。不管你如何奋力,如何着意,还是如何漫不经心,结果都是一样的,名字一边写,一边随流水消逝了。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不仅仅是逻辑的、理智的,不仅仅是科学的,还有另外一个天地,同样给人以精神和思想上的满足。我想信仰宗教的人大概也有这种感情,这是不能用理智来论证的。我们的科学仅限于逻辑推论的范围之内,其实在纯理范围之外还有广阔的天地,还另有一个精神世界,就像《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的朋友Horatio说的话:“这个广大的世界不是你那可怜的哲学所能想象得到的。”

这个世界正因为你看不透,所以才吸引你。当我们的思想解释不通的时候,就得另换一个坐标,不能死硬地按原来的模式去套。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与扬弃,是一种“durchLeiden,Freunde”(通过苦恼的欢欣),而不是简单的信仰。我想,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在我上学的时候,这两个条件恰好同时都有。当时正是战争年代,但正因为打仗,所以好像直觉地、模糊地,可是又非常肯定地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胜利以后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一定能过上非常美好的生活。——何兆武《上学记》

另据据

光明日报消息,记者从华中师范大学获悉,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于年5月28日8点15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5岁。

章开沅,祖籍浙江湖州,年7月生于安徽芜湖。早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历史系,曾任教中原大学,后来一直在华中师范大学任教,是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现改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和领导人。

章开沅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二届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年11月入选首批荆楚社科名家,年12月获颁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何老,章老一路走好!

告别袁爷爷,愿禾下乘凉不是梦

你和高翻之间只差一个策马

策马翻译培训

口笔译资料·策马(北京总部)会场观摩实践

北京策马翻译

联合国官方翻译服务供应商

同传培训

翻译培训

高端会议

游学留学

北京·东城·雍和大厦A座—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hehaotebdf.com/aytzyj/94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