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安:年出生于福建诏安。年毕业于诏安职专美术班,年一年研修于国家画院林容生导师工作室。现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工笔学会会员、诏安县美协理事、诏安青年书画协会理事、沈耀初国画研究会研究员。
参展经历:
《梦萦陕北》年入选“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被收藏(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故里十月》年入选“意之大者”福建省第二届写意画大展(福建省美协主办),
《乐园》年入选“客家风,黄慎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福建省美协主办)
《奇山迎曦》年入选“中国梦,黄山魂”全国中国山水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晨曦》年福建省第七届工笔画大展,(获优秀奖)。(福建省美协主办)
《家山叠翠》年入选“水墨融情海丝梦”首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满园芳》年入选墨香诏安·中国画作品展(获入会资格)(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松园清逸》年入选“国风盛典”首届全国中国作品展(获入会资格)(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心中的桃花源》年入选“同源”一一首届全国中国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红遍家山》年入选生态龙岩·红色闽西——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山水画与山水诗的都是表现自然美,两者的关系扩大范围可视为文学与美术的关系,它们相辅相成。王维的“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和谢灵运的“拂衣遵沙垣,缓步入蓬屋。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虽同为山水诗的名篇佳句,但表现的却是不同的意境。前者偏向于感情抒发,而后者偏向于景物刻画。
一个山水画家的作品,往往也有创作和写生两大类。沈瑞安的画风亦是如此,且创作比之于写生,呈现出更加独特的个人风格。沈瑞安的山水创作可以称之为“幻境”。
橙红的山体,靛蓝的湖水,远处云雾缭绕,树木掩映,有亭有屋,但不见人,宛如神游梦幻之地。观者观此类画作,便觉若将画中置一凡人和常见动物,必会破坏画中的神秘感。
写生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课题。古人是云游四海对景造意,近现代画家则是融合西画后的探索,以自然为基础的写生都对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皆都秉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观点,可见"写生"的重要地位。
沈瑞安经常进行实地写生,他的写生作品较之其他山水画家,更显拙意,实风尽露。
沈瑞安的写生作品中,田地、房屋、树木、远山,用墨各异,墨色浓淡变化自如。沈瑞安的写生画与创作画一样,画中少有人物、动物出现。但尽管屋前无人、田里无牲,浓淡相间的笔墨间,仍充满了烟火味,似乎随时会有人物出场。
荆浩在《画山水赋》写到,“子既好写云林山水,须明物象之源。夫木之生,为受其性。松之生也,枉而不曲……如君子之德风也”。“物象之源”就是使万物所生本来的面目,通过山水画来得到还原、表现。
无论是创作出的幻境,还是写生流露出的实风。沈瑞安的山、树、亭、屋之中,都透露着对于生命的热爱。区别的,也许只是,写生的朴拙与创作的梦幻罢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