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美术馆建于年,馆藏着梵高黄金时期最珍贵的幅油画。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麦田》、《群鸽》与《向日葵》,在这里,可以更系统地了解梵高的一生。要特别注意的是,原作都是不可以摄影摄像的,就把这份美好留在自己的眼中和记忆力吧。美术馆的纪念品店内,最常被用到的梵高画作元素是向日葵和杏花,这也是他短暂一生中最明亮的一幕。梵高博物馆要提前在网上买票,馆内禁止拍照。提起梵高,最有名的莫过于他画的向日葵和他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但梵高博物馆会让人对他有全新的认识。
你会发现,除了金灿灿的向日葵,梵高还画过紫色的鸢尾、白色的杏花、康乃馨、玫瑰、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花。你会发现,他喜欢画自画像,是因为没有钱雇模特。你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画都明亮耀眼,他早年用的大多是深沉压抑的色调,而巴黎的学习与生活又使他的风格变得清新浪漫。你会发现,自己以前只知道向日葵,在这里却被他的其他画深深迷住。你会发现,他用不同颜色的毛线球做颜色搭配实验。你会发现,比起知名好友高更,他和弟弟提奥更加亲近,他们的书信来往从未中断。除了梵高的作品之外,也有同时期的高更,伦勃朗的部分作品。
作为美术博物馆,绝对是顶级的,相当多的艺术展品,可惜馆内禁止拍照,公共设施的服务也很好,讲解器配有多国语言。见到真迹之前,实在是没有想到《向日葵》是如此大幅的作品,见到货真价实的《杏花》和《鸢尾花》着实令人激动啊,想当初在小学美术课本上的图片近到连细节都可以看见实在是妙。工作日去的居然还有很多人排队,还好网上买了张票才进去。藏品数量不小,按时间和主题排布。比较感动的是在梵高的信旁边有对应的听筒,把信的内容读出来,有跟梵高对话的感觉,对梵高生平的介绍也比较连贯。
另外也放置了一些多感官的装置,像可触摸的画和有向日葵气味的瓶子,只是不多,也不是非常用心。如果说还有什么建议的话,就是希望多一点媒体设备吧,我还是蛮喜欢看看小电影和介绍卡片的。最近了解了一些梵高的著作和生平,感叹他的才华横溢和英年早逝。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绝对值得一去,游客络绎不绝却井然有序,。入口处有存包处以及讲解器租赁,如果英文不太好的话建议租一个。馆藏了梵高各个时期的大部分画作,最爱那幅耀眼的向日葵,工作人员礼貌地制止了游客的拍照要求。没有想过处在这样一个博物馆中会有一种和梵高在对话的感觉,导览有中文这一点很感人,虽然播音腔影响了一点体验。跟着导览去看那一幅幅作品,感觉会开始理解那些色彩和构图,那些乖张的笔触。
当时和妹妹一起,很感叹能这样在一个博物馆里饱眼福,也觉得在欧洲长大的小孩真的很幸运,天生自带的更多和世界名画接触的机会。对近代美术史有兴趣的人可以去,非常细致。也可以遇到很多艺术生来观摩写报告什么的。只是为了来看星空黄房子的就别来了,因为不在这里~可以沿着博物馆看到梵高从民科到专业的转变。那幅头骨的俏皮到后期大彻大悟的沉重,到最后临死前的放飞自我。相机不能拍画,但是能拍解说文字。公共服务打四星是因为,这是个非常傲慢的博物馆。倒不是人员或者怎样有什么问题。这个博物馆的流程有种骨子里的傲慢,总有种朝圣的既视感。你们可以去了以后意会一下。
博物馆本身设计得非常棒,让我想转专业去学博物馆学。高级灰基调甚是好看,提前门票真的是很明智的选择,不过票子有规定的时间进入不太人性化。电子票打印出来门口直接扫码就进去了。这是家私立的博物馆SO馆内是不允许拍照的,但是纪念品商店里可以来几张。纪念品商店很多特色的东西可以买了当手信,去阿姆斯特丹必须去的地方,了解艺术大师,是人生的必修课梵高博物馆的出名之处就不多说了,说一下怎么避免排队吧。去到现场你很发现超级多人排队,但是其实网上购票一样的速度,选了一个时间段就可以凭电子票入场,免去排队买票。建议提前一天买或者当天早上出发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