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风雨大,悬崖亦开花。迎风晒月光,花语意铿锵改编版的兰花草歌词,唱出了女性力量,她们不仅可以有水的温柔细腻,亦可如岩石般坚强承担。无论在什么历史时期,都有伟大的女性身影承担时代责任,她们都值得铭记尊敬。
在长征的艰苦时期,也有着女红军的身影,她们脚步坚定,以强大的意志历经生与死、血与火的淬炼,绽放一抹别样的光辉,唱响民族解放与自身解放的别样旋律。
了解她们的故事,也是了解女性的奋斗史,数千年来女性只被局限于小小的四方天地,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性从不脆弱,巾帼从不让须眉,女性的光辉闪耀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凝聚着无可比拟的磅礴力量。
投身革命自芬芳
杨厚珍出生于江西瑞金,在这里曾经设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或许杨厚珍与革命军的缘分早就种下。
杨厚珍的家庭是典型的封建家庭,从小就给女儿缠了足,但是的扭曲传统葬送了一个个女孩的大好青春,三寸金莲不方便出行,大多数女人只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身体和心理都遭受了极大的摧残。
虽说自从辛亥革命以来,提倡移风易俗,学习健康文明风气,但是老百姓根深蒂固的习惯还是不易改变,需要时间慢慢潜移默化。
杨厚珍虽然是小脚,但是她却内心强大,期待是如雄鹰一般展翅翱翔,早早的就有了独立自主的觉醒意识,这在那个年代难能可贵。
年杨厚珍和当时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九师营长罗炳辉结为夫妻,两人心灵契合,有着共同的革命目标与追求。在吉安起义后,两人共同加入了红军,并在年加入我党,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共同进步,不仅是夫妻更是益友,共同进步。
成为党员后,杨厚珍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不仅学习了医护知识,还曾是福建军区机关合作社主任,为革命贡献了重要力量。杨厚珍是一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者,无论怎样的苦难,她从没有摇摆动摇,加入红军的时候,就主动放开了小脚,不希望自己的身体影响革命事业。
正是因为有杨厚珍这样觉醒的女性作为榜样,中国各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屋门,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
三寸金莲亦不惧
年是红军队伍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为摆脱围剿,决议走上漫漫长征路,可想而知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艰难险阻。当时对于红军队伍中女同志们去留党中央决定符合条件的才可以随军北上,不符合的只能留在后方做支应。
由于当时北上长征危险重重,要求首先必须党员,有坚定不屈的革命意志,思想作风可靠,其次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更要有好的身体,保证可以适应一路严苛的环境,最后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
杨厚珍卡在身体一关,她虽放开了小脚,但是毕竟缠了多年,脚部骨骼已经变形,还是有所影响。但是杨厚珍强烈要求随军北上,并且保证决不会拖后腿,她的身上总是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最终组织同意了她的请求。
杨厚珍也确实做到了自己所承诺的,她硬是用这三寸金莲走完了两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那双小脚扭曲变形,磨出了鲜血,却从没有停下,无数个日日夜夜,只见它支撑一个身体坚定地前行,虽然速度不快,却从没有想过停下。
长征路上的苦不是如今的我们能够想象的,没有条件洗衣服洗澡,大多数人身上都长了虱子跳蚤,杨厚珍就剃光了自己的头发,晚上只能席地而睡,长期经受严寒,使得许多女战士的身体都受到了影响,但是杨厚珍从来没有喊过苦。
不仅身体上吃苦,杨厚珍还经历了与刚出生的孩子分别的心理折磨,当时她在长征途中生下了一个男孩,为了不拖累长征进程,孩子刚一出生就送给了当地老乡,从此骨肉分别天涯,再没有相见过,对于一个母亲这是多么大的痛苦。
九死一生经历奇迹
杨厚珍在红军途中还差点牺牲,可谓是九死一生活了下来。有一天敌军轰炸,杨厚珍没来得及躲避,一颗炸弹在她不远处爆炸,一下子就被炸晕了过去。当时她毫无知觉,浑身多处被炸伤,也没了呼吸,大家还以为她被炸死了。
由于当时时间紧迫,决定立即安葬,谁知众人和杨厚珍遗体告别时,康克清突然发现杨厚珍的眼睛动了一下,康克清大喜,知道这意味着杨厚珍还没牺牲,仍有希望挽救她的生命,立即叫来了军医傅连章。
傅连章医生立即给杨厚珍实施了紧急抢救,但是由于当时条件恶劣,药品缺乏,杨厚珍的生命仍然处于危险之中。抢救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但是杨厚珍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几天后恢复了意识,简直是生命的奇迹。
由于伤势较重,杨厚珍不得不在担架上度过了一个多月,养伤的日子里杨厚珍心急如焚,只期盼自己能尽快恢复,独立行军。所以伤势刚刚好转,她就下了担架,强大的意志令周围人动容敬佩,她一步一个脚印走进了陕北根据地,是为数不多到达终点的女红军之一,经历的艰难考验数不胜数。
结语
杨厚珍于万里征程中绽放铿锵玫瑰,她以柔弱身躯承载起革命重担,显现了女性不屈的力量,是我辈精神楷模。从杨厚珍身上可以看到那代人不屈的顽强品质,困难从来不能打到她们,无论怎样的艰难险阻都从容面对,这是信仰的力量。
回首革命岁月不禁感慨女性的光辉从不弱小,女性的力量不容小觑,如今在新时代,女性更应该见识广阔天地,向革命先辈学习,为祖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