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好像是一张白纸,可以画痛苦、可以画幸福,也可以画圆满,一切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愿力!
今日欣赏奥地利画家埃贡·席勒(EgonSchiele,年6月12日-年10月31日的艺术作品,作为20世纪初期表现主义画家,其作品特色表现力强烈,描画了扭曲的人物和肢体。其主题都是自画像,代表作品有《斜卧的女人》、《拥抱》、《低着头的自画像》等。
埃贡·席勒是家中的独子,孩童时期对火车特别着迷,他花费很多时间在绘画火车站上,父亲为了让他专心学习,在他11岁时搬到了克洛斯特新堡上中学。老师发现他的绘画天赋,并鼓励他继续画下去。
当席勒的生活与事业上都进入了兴盛期,他加入了奥地利艺术协会,并参加了在布达佩斯举办的画展,拿出24幅作品参展。这些作品参加了维也纳分离派和“国际黑白展”等各种展览。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对席勒具有高度的兴趣儿,并对席勒进行了指导,不但购买了席勒的画作,还用自己的作品和席勒交换,帮席勒安排绘画场地和模特,为席勒介绍了许多的买主。
烦恼大多源于欲望,追逐名利,浮躁难安,始终将功利之心悬于心头,又怎能得到片刻的安闲?席勒在维也纳校区的纽约巴赫小镇租了一间普通房子作为他的画室,而画室成了他当地不务正业人士的聚集场所。
埃贡·席勒的线条在处理上有他自己的独到之处。在他的绘画之中,看不到西方传统绘画中的严谨线条,采用了一种类似于中国画的线条表达方式,画面之中,线条对空间有一定的分割作用,传出了一种牵引感,一种较强的代入感。
意大利的艺术家史蒂芬·祖菲这样评价席勒的作品:“表现力强烈,无论人物还是景物的描画,都具有独特的扭曲造型语言。如果说克里姆特的艺术是从象征主义走向了表现主义,而席勒则是走进纯粹的表现主义的天地!
岁月风霜打磨出来的是安然如水,分明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禅心。于人安一世,于事安一心,可在纷扰之中的一方净土。于妙语之中,得一方清净,在事世之中,得一律艺术的本真吧!
艺术就像一个全身针刺向外发射的仙人球,给人以万千感受,让灵魂受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