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木板油画作品,这幅画作大约完成于年,与《蒙娜丽莎》的创作时期大体重合。作品尺寸为65.7x45.7cm。
纽约时间年11月15日晚间,唯一可售的莱昂纳多·达·芬奇作品《救世主》以4亿美元落槌,加佣金成交价为4.亿美元(约人民币29.亿元)价格在纽约佳士得夜拍上成交,成为史上最贵的艺术品,整个拍卖过程仅持续20分钟。《救世主》以拍卖史上最贵的拍卖艺术品一度成为热点话题。
《救世主》最早属于英国国王查尔斯一世的收藏,随着查尔斯二世的继位而转入其手,再由查尔斯二世转给白金汉公爵,后者的儿子在年时将其售卖。此后,这幅画作一度无迹可寻,直到年,这幅油画的踪迹才再次出现。在过去多年里,这幅画辗转流离,并被多次重新绘制,原画一度覆盖在厚厚的油彩之下。年,《救世主》在英国的一场拍卖中以45英镑的价格成交。年,一位美国买家以1万美元的价格将其当成仿品购入。经过6年的清洗和鉴定,这幅画被确认为真品。
《救世主》画作采用古老的对称正面构图,以手持水晶球的耶稣形象为构图主体,这种构图主体在16世纪早期非常流行,在北欧画家中尤为盛行。达·芬奇在描绘这一主题时融入了一些个人特色:让人既安心又不安的人物;看向前方的神秘眼神;难以捉摸的微笑;瀑布般的卷发以及朦胧的柔和感。
达·芬奇在创作此画作时应该是参照了《约翰一书》第4章第14节的相关描述: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这是我们所看见且作见证的。所以在此画作中,耶稣基督没有皇冠或是中世纪艺术的传统金色光环,而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人类,蓄短须和赤褐色的卷发,左手拿着水晶球,右手则举起祝福的手势,将道成肉身的救世主耶稣基督的形象直观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神秘感的面部描绘
《救世主》画作中面部的描绘让观者体验到变幻莫测的情感变化,与《蒙娜丽莎》带给人的视觉感受颇为相似。从黑暗的阴影中神秘地浮现出的脸庞完美无瑕,神圣而荣耀。朦胧的氛围与模糊的线条,尤其是嘴唇的线条,营造了心理上的神秘感与莫测的微笑,仿佛这微笑在随时产生细微的变化。近乎超自然的锐利眼眸深邃而坚定,充满爱意和怜悯,仿佛正望向远方,也仿佛正凝视着眼前的我们。
◆祝福手势的右手
画作中的耶稣基督右手举起,竖起三根手指,食指和中指交叉,象征祝福的手势,表现了耶稣为世人祝福的形象,仿佛正在给予我们祝福。其中竖起的三根手指也寓意了三位一体的神学理论。
据称,在创作《救世主》的同时,达·芬奇正在进行他的光学研究,研究探索了眼睛是如何聚焦的。他发现,他可以通过将前景的物体画得更锐利来创造三维深度的幻觉。基督右手的两根手指离我们最近,被描绘得也更为清晰。几年后,这种技法被达·芬奇再次用于《施洗者圣约翰》的创作中。
◆左手的水晶球
耶稣基督左手上的水晶球既是王权的标志,也象征着整个世界,完美的水晶球被视为包含和传送世界的光。达·芬奇以无可比拟的画技刻画出水晶球的透明感与弧面,同时在水晶球中巨细无遗地重现微细的斑点,显示水晶球是以拥有令人敬畏的神奇力量的白水晶制成。自中世纪起,圣髑盒已镶嵌古老的白水晶,令白水晶具有脱俗超凡的意味。因此,无论是水晶球的材质,还是完美的浑圆球形,都凸显出一种近乎超自然的神圣气息。
众所周知,当水晶球成为一个透镜,它将产生放大的反转或颠倒的图像。而画作中基督左手所持的水晶球并没有呈现这一特性,有一些画作鉴定家一度据此怀疑此画作的真伪。而主流观点认为,达·芬奇选择不以图像扭曲颠倒方式来描绘,因为过度扭曲的背景会打破画作的平衡,分散对画面主题的注意力,同时巧妙地为基督和祂的水晶球赋予神奇莫测的品质。
◆其他细节
一些艺术鉴赏文章中对此画作还有其他方面的论述,在此仅作整合引用,不做过多解读。
○耶稣披肩的两条肩带交叉点上的八角星也有很重要的含义,因为“8”代表着耶稣复活的八种可能性解释。
○耶稣衣服上那些精致的编织是达·芬奇自己的创造,设计的巧思最终形成了一条完整连续的金线。这个无限的结代表着永恒的含义。
○耶稣的右肩附近的布料出现了褶皱的痕迹,这看上去像是一道很深的伤口,所处位置应该是耶稣在受难时被罗马士兵用长矛刺穿身体的地方。也有人认为将画作分成两半的那道裂缝其根源是在作为画板的胡桃木板上的一个结,达·芬奇将隐藏的伤口就放在了这个结的附近,旁边就是位于耶稣肩带交叉点上的八角星(代表着耶稣复活)——这也就是所谓的“永生的披肩”。
◆作者简介
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DaVinci,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同时还涉及雕塑、建筑、音乐、数学、工程、文学、解剖学、地质学、天文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和制图学等诸多领域,他被人们称为古生物学、植物学和建筑学之父,被广泛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后的晚餐》、《救世主》等。
达·芬奇作为艺术大家,运用绘画和运用其他媒介都变成得心应手的事。他一面探索,一面尽可能地掌握自由的表达方式,对飞行器的预言只是作为达·芬奇先知的一部分,更多的谜题一如他在《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救世主》中,被他巧妙且颇有深意地埋藏在这其中的肌理。
他并不发表著作,且笔记都是用左手从右至左记录,这令后世只能通过对着镜子才能阅读。当然有些部分被过度解读了,人们只是希求从这样的密码文字中能得到隐藏在其中的真理。达·芬奇的高超之处,正是在于留给了我们这些折射遐想的余地。
◆后记
也许,在收藏家眼中,这幅画作是以拍卖史上最高艺术品的价值来衡量;在艺术家眼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