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画家传林良,影响到中国花鸟画史重大转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那个医院 https://m.39.net/pf/a_4661155.html

最近写的明代画家都是起着很大影响力的一些画家。所以篇幅较长,我尽最大能力能全方位展示每位画家的成就。客观讲,如果随便写简单的写一下,自然容易受欢迎,但是却不能让大家了解到每个画家的风格。

#明代画家传#

01林良(-),字以善,南海(今广州)人,中国明代著名画家。

史料曾记载“林良吕纪,天下无比”,少时初为布政司奏役,布政使陈金假人名画,良从旁疵评,金怒欲挞之。良自陈其能。金试使临写,惊以为神。自此腾誉莰绅间。他因善画而被荐入宫廷,授工部营缮所丞,后任锦衣卫指挥、镇抚,值仁智殿。但当时实际当时的“锦衣卫恩荫寄禄无常员,没有固定的员额限制,故很多受皇帝恩宠的宫廷画家得授锦衣卫武职”但他们仅领奉薪,不事其职,亦无实权。“林良任锦衣卫镇抚后级别有所提高,能经常应诏作画而接近皇帝,并有机会观赏到不少内府藏画,还结识了其他宫廷画家和一些朝廷王公大臣,这些都对他的画艺提高和声名播扬起了重要作用。”林良以花鸟画名重一时。他在继承南宋院体画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变革,着力于水墨苍劲的写意花鸟画。他的水墨禽鸟独树一帜,为明代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开拓了道路。为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画家,也是明代水墨写意画派的开创者。

林良像

绘画取材多为雄健壮阔或天趣盎然的自然物象,如鹰、雁、鹤、鹭、孔雀、锦鸡以及苍松古木、寒塘芦荻等,墨色灵活,写意而形具。目前存世的林良作品,大部分是后者。传世作品有《灌木集禽图》、《山茶白羽图》、《双鹰图》等。

02林良绘画特点

01、风格多样,推陈出新。

林良的绘画风格同另一位花鸟画大师吕纪一样是有两种风格的。林良也是先工设色工笔花鸟画,后又自创写意花鸟画。两者因为共事,风格互相影响和提升的,比如吕纪是向林良学习了水墨技法以适应当时皇帝口味,后又改回工笔画又是适应新皇帝口味。

他的艺术风格一种是“画着色花果翎毛极其精巧”:最早他是画风工细精巧,多作设色花果翎毛。另一类是“放笔作水墨禽鸟树木,遒劲如草书”:林良通过远师南宋院体画派放纵简括笔法,用水墨粗笔写意表现技法上来进行花鸟画创作,笔法挺健豪爽,既有迅捷飞动之势,又比较沉重稳练;在运笔顿挫之间,讲求规矩法度。后人评论他的画风是用笔遒劲,如作草书。

林良芦雁图拍卖行成交.5万存疑

02、取材新颖

林良作花鸟画取材十分广泛。

他最擅于画禽鸟,描绘飞鸣饮啄等不同姿态的禽鸟,从江湖山野的苍鹰、小雀、鱼鸟、芦雁,到宫廷后苑的仙鹤、孔雀、凤凰等等,都一一入画。他对禽鸟作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将禽鸟的飞鸣食宿之态,跳攀争斗之势表现得十分准确、生动、传神。林良画的花木同样是生气勃勃:汀芦、灌木、翠枝、枯藤等植物呈现出含苞养秀、荣枯凋落等各种生态,充满野趣和生机。尤其是禽鸟之羽毛,层次分明。其画不事浓艳而醉心于水墨,不求工而见工于笔墨之外。与当时山水中流行的古木寒林题材一样,他放笔纵横,随意挥写,追求一种超然的林泉之趣。这类作品的取材、立意都充满了民间趣味,体现了他平民化的贵族品位。

林良松鹤延年对屏拍卖价万存疑

03艺术贡献:“以书入画”、创“文人画化“式写意花鸟画。

01、崇尚意为先:林良“以书入画”响彻整个画坛,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引入草书到绘画创作当中的“院体”画家。

明初洪武至弘治的百余年内,占据画坛主位的是皇家画院的宫廷绘画。但在他之前,宫廷的花鸟画大都以工笔为主,注重华贵细腻、色彩绚丽的风格;虽然在明之前也有水墨写意花鸟,但仍以勾染为主流形式,而且宋“院体”花鸟在元代仍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力。自宣德年以后,由于宫廷美术的“文人画化”,宫廷绘画尤其是花鸟画,突破了“院体”程式,出现了工笔重彩、水墨写意、设色没骨等多种风格。时林良醉心于水墨花竹、水边沙外凫鸭鹭雁等江湖荒野之景,以标榜其风,“以气韵为主,以写意为法,以笔情墨趣为高逸,以简逸悠淡为神妙”进行创作。使明代“院体”花鸟出现了新的生机,在当时的宫廷绘画当中,他的水墨写意花鸟画水平被推为最高。其水墨写意花鸟画成为花鸟画坛的主流。一步步将写意法推向臻境,并成为明代花鸟画最流行和最富成就的一种形式。终汇就明清泱泱大观的写意花鸟画风。林良起了先导作用。他在花鸟画的发展史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是中国花鸟画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人物。

林良木鸟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应为真

02、林良“文人画化”的花鸟画比文人画多了几分雅气,比院画多了几分放逸,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学效应,因而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睐,经常有等雅士为林良题诗。

他并不如后世某位董姓画家非要去割裂院体画和所谓文人画。影响非常恶劣,而且他对于自己同代的绘画变化史根本是一无所知一样,从现代纵观明代画史来看,他所提倡的一些东西就是一个笑话。

林良是以宫廷画家之身份而创出“文人画派”所推崇的写意花鸟画。而且中国美术史上写意和工笔并不是分裂的,而是紧密联系和互相影响,比如下面这些就完全可以打脸董姓画家了。

明代中叶后的文人花鸟画家,亦多吸取林良的绘画特点。沈周、唐寅进一步加以发扬,到陈淳、徐渭,便波澜壮阔,蔚为大观。唐寅的花鸟画大都水墨草草而成,其清刚笔墨接近林良为多,只不过从笔墨性情上,以文人画的精炼简洁纠正了林良的繁琐细碎之弊而已。明末的八大山人,更是从林良的笔墨中脱胎,其鹰的画法,从造型到笔墨,都与林良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只是他把林良的豪迈奔放,凝集在点滴如冰的苍凉、悲凄和含蓄之中,显得极其圆浑与蕴藉。林良所创立的水墨花鸟画风,在当时传人很多,如邵节“受业林良”,瞿杲“常执扫除于林良门下,得窥其法”,刘巢云“学林良花鸟芦雁,技称精绝”,(清人徐沁《明画录》卷六)稍后著称宫廷的花鸟画家吕纪,初学时亦仿林良。林良“声名商在吕纪文上”,赤显时凡纪所作,多假书良名(明人李开先《闲居集》序)。

林良雪树寒禽图拍卖.7万港元存疑

04林良作品赏析:

继续延续拍卖行存疑之规则,重点介绍博物馆所藏画作。共计12幅馆藏之作,请耐心观阅。

01、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画作为长卷请翻转手机欣赏)

纸本设色,纵34厘米,横.2厘米。

水墨写意作苍松翠竹,灌木丛林,各类水陆禽鸟飞鸣栖止其间,形象生动。全画布势丰满,笔法劲秀流畅,风格豪放。林良以画花鸟著称,主体多属富野逸之趣的禽鸟,如苍鹰、芦雁、寒鸦、麻雀、雉鸡、喜鹊等,也喜绘群鸟聚集景象,品类众多,情态各异,极富自然天趣。这幅长卷即为集禽图巨构。面画开道为三只麻雀,正展翅飞向丛林,迎面枝头有翠鸟、黄鹂啁啾,似示欢迎。步入林丛枝杈交错,白头翁在枝头成双鸣叫,山喜鹊与山鹧引颈对唱,小山雀则静歇枝上。密林深处展现阔叶灌木和粗劲竹丛,有寒鸦、鹡鸰、麻雀、白头翁、鹌鹑等,成双结对地和鸣、嬉玩,追逐其间。接着斜出几株老松,针叶茂密,成群斑鸠在此活动,一派家族欢聚气氛,然松林深处却有一只苍鹰在窥视,于平和中增添了一分杀气。结尾是荻岸水滨,一对鸬鹚在水面觅食,两只乌鸦涉水行进,另有翠鸟飞栖苇丛间,境界又变为空阔悠闲。作品布局采用平面散点的结构手法,移步换形,层层展开,疏密相间,动静结合。禽鸟动态逼真,情状各异,枝叶纵横交错,杂而不乱。古木老树、枯枝落叶已显现出萧索秋意,然群鸟骚动不拘的活泼天性,却使丛林依然充满蓬勃生机。

此图画法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禽鸟勾染相间,工写结合,洗练准确,笔简神完。灌木丛林用写意法,然也放而有度,不离规矩。全幅气势宏阔,景象万千,为林良存世的精品巨制。

02、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设色,纵厘米,横92.6厘米

画中主体为一对雉鸡,另有麻雀上下翻飞,布谷、斑鸠等在枝叶间栖息;坚实的山岩,风中飘摇的细竹以及丛生的灌木构筑出一个生意盎然的自然空间。林良以粗犷的笔墨使品相富贵的禽鸟表现出野逸自然的状态,将水墨写生的灵动与宫廷画追求的写实严谨相统一,创造出新的审美情趣,在明代宫廷画中有很大的影响。

林良雉鸡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

03、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墨笔,纵.3厘米,横78厘米。

图绘雌雄孔雀一双,立于石上,旁有修竹数竿。孔雀是自然界鸟类中羽毛色彩最为绚丽的一种,是生活在南方的禽鸟,古代在北方除去皇宫御苑几乎无人能够豢养,寻常百姓更是无缘得见,因此这一题材本身即透露出宫廷气息。与众多以工笔重彩表现孔雀的作品相比,林良此作纯用水墨,用笔粗简,仅在孔雀的头颈和尾羽处作精致的勾勒,充分发挥了“墨分五色”的丰富变化,使黑白的水墨也产生出缤纷绚丽的夺目效果。伴以竹石为背景,愈增添了清雅野逸的意趣。

林良孔雀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

04、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图绘双鹰傲立于悬崖和古木之上,树梢、岩顶覆盖着皑皑白雪,境界荒寒冷寂,双鹰刚毅勇猛的气概尤为突出。芦苇丛中的大雁等禽鸟似乎察觉到危险的临近,展翅欲逃(因为找不到太大图的所以大雁不太显著,仔细看右下角)。整幅作品造型简练,笔法放逸,形神兼备。

明林良雪景鹰雁轴北京故宫博物院

05、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设色,纵厘米,横58厘米。

雌雄双雉憩栖在积雪的岩边。雉,指雉鸟,又称雉鸡,生活在丘陵林野地带,雄鸟有长长的尾羽,羽毛色彩丰富,是花鸟画家钟爱的题材。林良此图不特意表现雉鸟羽毛的华美,而是着意刻画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以重墨迅笔画山石树枝,水墨结合淡色画雉鸟,劲健中含工秀。

林良雪景双雉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

06、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墨笔,纵厘米,横69.8厘米。

一双大雁飞降池塘,扇动的翅膀引得水面波纹荡漾、芦草摇曳。作者纯用水墨,以块面的笔触塑造物象,笔墨简练而形态准确,体现了画家高度成熟的水墨写意技法。

林良芦雁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

07、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设色.8×74.8cm

《秋鹰图》为林良代表作,幅中署款“林良”。在宋、元时代的画坛,就常能见到鹰类追捕鸟禽为主题的画作,通常以细腻的用笔与设色,描绘鹰类迴身俯衝,捕捉禽鸟的景况。林良采取类似的图绘模式:飞翔的雄鹰俯身扭转头部,以锐利的眼神盯住猎物,被追逐的八哥鸟落荒而逃,露出惊骇的神情。林良在画面左侧增添横出的枝柯,藉以平衡鸟禽的比例。更以写意没骨技法,以迅速地笔墨点染技巧,精准地捕捉自然界惊心动魄的一刻。

明林良秋鹰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

08、中央美术学院藏

绢本墨笔.5X90cm

寒冬时节一群寒鸦栖息在枝头。画作中的众多鸟雀姿态各异:它们聚栖枝头,有的梳弄羽毛,有的仰望高处,有的凝视远方,还有的闭目养神。此画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其中鸟羽的画法最为巧妙——画家用浓重润泽的墨色渲染鸟羽,以表现其毛茸茸而富于弹性的质感。画中还有一些鸟雀则用极淡的墨色加浅赭色点染,使之显得轻盈灵动呼之欲出。此画还描绘嶙峋的石崖,以及一棵粗壮的古树和数株修竹。虽然树木枝叶纵横交错,却杂而不乱,画家巧妙地运用了浓淡不同的墨色来区分远近,表现空间距离,起到了相互映衬的效果。林良还用细致的笔墨表现出寒风中枯枝竹叶的摇曳感,以衬托出鸟儿的恬静,并使画面更加优雅精致。此画中禽鸟数量众多,姿态逼真动人,给人远离喧嚣自由自在的愉悦享受。

明林良古木寒鸦图中央美术学院藏

09、36Xcm上海博物馆藏

明林良花鸟图轴上海博物馆

10、上海博物馆藏

山野一隅,屹岸上伫立着一双神态俊逸的雄白雉,雌白雉在崖下过步。石后山茶树枝叶疏落有致,纷开粉红色的花朵。一对喜鹊在树斡上跳跃喳叫,洋溢着观腾的气氛。林良长于水墨写意禽鸟,而此图用精细的工笔勾勒,敷色鲜妍雅丽,发扬了宋代院体画周密不苟的写生传统,崖石和树斡则以劲健纵放的得寸进尺墨皴染,形成了工写结合、刚柔相济的艺术神采,是较工整的代表作。

明林良山茶白羽图轴上海博物馆

11、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绢本设色.4x98.9cm

画面以充满野趣的江浦为背景,几只鹅在水草间嬉戏、觅食、悠游。景物动静有致,充满自然野趣。

明林良鹅泳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12、广州美术馆藏

绢本x77厘米

林良写意花鸟画中的佳作。构图周密严谨,一群鸟雀栖于乌桕树和竹丛之间。以粗笔浓墨画乌桕树的主干和一群白头鸦,笔势纵横豪肆,墨色苍劲淋漓;又以放笔淡墨画竹子和小雀,画面的繁简、浓淡、疏密、虚实,都有独到之处。浅红淡绿,着色简洁,自然生动。此画表现了林良水墨花鸟画言简意骇的艺术特点。

明林良秋林聚禽图轴广州美术馆藏

05拍卖行存疑作品:

同理越是名家越是容易在明代那个书画界收藏发达同时导致作假满天飞的时代被临摹和假托其名,虽然可能鉴定是明代作品,但是却无法去证实是否是本人作品。临摹原作还有一定价值,但是伪其名价值就低多了。即使拍卖价格高都有可能是假的。

01、拍卖行成交价60.7万港元存疑

林良竹禽图拍卖行存疑

02、拍卖行成交价98万元存疑

林良烈鹰擒兔图拍卖行存疑

03、拍卖行成交价.5万元存疑

林良四喜双鹰图拍卖行存疑

04、拍卖行成交价万元存疑

林良古木寒雀图拍卖行存疑

05、拍卖成交价万元存疑

明林良蕉雀图拍卖行存疑

谢谢阅读!请随手给个赞,一个赞举手之劳但是会让推荐给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hehaotebdf.com/azyjjg/483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