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河北全面小康终圆梦乡村振兴绘新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dbfzl/250323/w5vbycy.html

全面小康终圆梦乡村振兴绘新图

——河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纪实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充满深情、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9次视察河北,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做好河北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从中找到目标、找到方法、找到路径、找到答案。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发自内心感恩总书记、感谢党中央。

今日起河北日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河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纪实》,分主题呈现河北人民践行总书记嘱托,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展现燕赵儿女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以“撸起袖子加油干、自己填写成绩单”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昂扬精神风貌。

暖心一“习”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雪来到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进村入户看真贫,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年12月29日至30日,在阜平县骆驼湾村、顾家台村,习近平总书记鼓励乡亲们。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

——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北县德胜村考察调研,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算扶贫账、谋脱贫计。

“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我们农村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乡村振兴。不仅城镇要好,乡村也要好,乡村城镇一样好。我们不能满足,还要再接再厉。全面小康之后还要现代化,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

——年8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地处燕山余脉的承德市双滦区大贵口村,考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又到丰收时节,燕赵大地铺展最美画卷。坝上,高粱红了,土豆满仓;冀中南,鸭梨飘香,“青纱帐”里万金藏……忙着收获的农民,心里甜得像蜜糖。

丰收里满载幸福,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人们打心眼里感恩总书记。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踏着冰雪到河北阜平县考察,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河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举全省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围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河北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新学期,金色的阳光洒满教室,在阜平县城南庄镇八一学校,马兰花儿童合唱团的孩子们唱起《我们的田野》——“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清亮的歌声传出校园,飘荡在鳞次栉比的香菇大棚上,飘荡在崭新的民居上。

阜,盛也。如今的阜平,可真是一片富足之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年的3.7倍。骆驼湾村、顾家台村收入分别增长了17.4倍、18.5倍,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早已看不出当年贫困的模样:直到年,仍有近一半人深陷贫困,全县30%人口没有初中以上学历。

青山不老,换了人间。

阜平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地方扶贫考察的首站。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雪来到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进村入户看真贫,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彼时,河北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有45个国定贫困县、17个省定贫困县、个贫困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张承坝上地区和太行山、燕山深山区,脱贫攻坚难度大、任务重。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习近平总书记在阜平县顾家台村鼓励乡亲们。

习近平总书记的河北足迹里,始终镌刻着对贫困群众的深深牵挂——在正定县塔元庄村,强调“让农民群众不断过上好日子,是体现我们党的宗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张家口视察,要求“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

8年艰苦卓绝,8年攻坚拔寨。

“认真贯彻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科学精准抓好产业、就业、科技和易地搬迁扶贫,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8月9日,在中共河北省委“中国这十年·河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委书记倪岳峰的答记者问彰显脱贫攻坚河北力量。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

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立下军令状。全省6.1万名驻村干部和1.6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舍小家为大家,同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助推有力。广大党员干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今年以来,阳原县四十亩滩村的西红柿销售收入达多万元。西红柿包装箱上,印着一位村“明星”的照片,他双手捧着西红柿笑得灿烂。他就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驻村第一书记孙国亮。驻村7年来,孙国亮带着工作队和村干部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产业,全村种植了个大棚,种植品种主打西红柿。从年到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从元提高到超万元。

精准务实、开拓创新。

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全方位加强政策扶持,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向贫困地区倾斜,年、年、年省级财政投入分别增长%、33.9%、26.5%。河北在全国首创开展县乡党委书记脱贫攻坚“擂台赛”,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落实。

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河北年、年、年连续三年每年在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获得“两个好”。在年度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中,河北综合评价为“好”的档次,名次位居全国前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年的元增长到年的元,增长了1.2倍。今年上半年,全省原45个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

9月23日,天刚放亮,张北县德胜村微型薯种植户崔有宝就来到自家大棚“起”微型薯。他承包了8个微型薯棚,再有一两天就能收完,总共能收获余万粒微型薯。64岁的崔有宝笑呵呵地说:“今年市场行情好,预计纯收入至少有15万元。”

小土豆做成大产业,德胜村的脱贫攻坚“得胜”了!

如今,德胜村的微型薯已经畅销全国。村里因地制宜探索出“微型薯种植+光伏产业+乡村旅游”的产业增收路子。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93万元,村集体经济达到万元。

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北县德胜村考察调研,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算扶贫账、谋脱贫计。总书记强调:“做好这项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做好河北工作的根本遵循。河北科学精准抓好产业、就业、科技和易地搬迁扶贫,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眼下,在平泉市瀑河源食品有限公司的香菇大棚内,一排排香菇菌棒长势正好,菇农们正在加班加点采收香菇。依托当地的林木资源和气候条件,平泉市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每年他们基地帮助农户销出去的香菇就有1万吨以上。

产业扶贫根植发展基因。截至年,全省因地制宜实施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项目5.3万个,实现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户全覆盖。今年上半年,全省实施农业项目个,完成投资.3亿元。15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在脱贫地区安排项目资金3亿元,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4个。

就业扶贫彰显民生温度。带动留守妇女等群体就地就业,年,魏县“扶贫微工厂”被列入“全国脱贫攻坚计”第一计。完成帮助群众就业脱贫的历史使命后,魏县“扶贫微工厂”统一更名为“帮扶微工厂”。今年截至8月底,全省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务工90.72万人,完成国家下达年度任务的.76%。

“进入云农场,就像登上云端,卖菜方便多了。”赤城县蔬菜种植大户李玉军进入“赤城云农场”后,每天都能接到订单电话。赤城县创新推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hehaotebdf.com/azyjjg/517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