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沧桑,琴台永存
龟山为证,月湖为证
江水为证,日月星辰为证
这是一方文化的净土、一座音乐的圣殿、一个道德的高台
一城江水半城山,在春天里,我们“愈”见武汉
人们常说“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和钟子期这段流传两千多年的佳话,便发生在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的古琴台。古琴台又名伯牙台。
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04:10创作构思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时期,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如今,汉阳古琴台也已经成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美德的有力体现。
著名词作者唐跃生借用二人知音的传奇故事,将琴台和一个人的心作为彼此抒情的对象,表达了存在与虚无以及彼此的转换。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升起来“梦落梦还在,爱灭爱重来”的生命信念。把天地之大知音难寻,和天地之大必有知音的双重意蕴表达了出来。
歌曲为二段式结构,A段注重深情细腻的情感表达,B段“梦落梦还在爱灭爱重来人生谁无死,天下知音在”,随着调式的游移推动情绪一层层的渲染。情与景的相互交融,给人以很大想象空间和画面的视觉冲击,让人无穷遐想和向往。
简谱
词曲作者及演唱者
唐跃生(词作者)唐跃生诗人、词作家、编剧。深圳市音乐家协会理事,诗人、词作家、编剧,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流行音乐学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有诗集《唐跃生诗歌集》《感谢大地》《独步方舟》,歌词集《唐跃生歌词集》等。电视电影《一枚弹壳》编剧。音乐剧《马兰花》作词。电视剧《归途如虹》策划、文学统筹、艺术指导。
歌曲代表作《亲爱的中国我爱你》、《母亲在,家就在》、《永远的小平》。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群星奖”金奖,中国音协“金钟奖”,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观众最喜爱节目奖。央视军旅歌曲大赛金奖等。、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音乐家。
出版有《唐跃生诗歌集》、《唐跃生歌词集》;电视电影《一枚弹壳》编剧;音乐剧《马兰花》作词;电视连续剧《归途如虹》策划、文学统筹、艺术指导。
曹冠玉(曲作者)曹冠玉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毕业于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作曲系。-年,公派赴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音乐学院交流访问,跟随著名华裔作曲家陈怡博士学习。创作的领域涉及乐队、合唱、舞剧音乐,影视音乐等。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各类专业奖项,出版交响乐、声乐、室内乐合唱等多种体裁的作品。
合唱曲《越调小桃红》荣获十四届文化部文华音乐创作奖优秀奖;年入选为国际奥林匹克合唱大赛规定曲目;年此作品参加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建院周年庆典音乐会;入选《中国合唱歌曲百年经典》。艺术歌曲《桂花谣》荣获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立项。年,无伴奏混声合唱《燕子》在美国MissouriComposersProject作曲大赛获得唯一OpenChoral奖。
其创作的交响乐、民族室内乐、合唱作品屡次在国家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琴台大剧院、中央电视台、美国、俄罗斯、南非、韩国、泰国以及欧洲演出,获得行业内专家教授的好评。
熊岳巍(演唱者)熊岳巍华中师范大学合唱指挥、在读博士、Tiankong合唱团助理指挥、武汉市星海合唱团常驻指挥。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合唱指挥人才培养”项目。年夺得《巅峰音乐汇》全国总决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