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广文1分钟前
武穴办事处党委书记袁广文:乡村振兴,需要“马兰”这样的新时代青年!
电影《马兰花开》自6月26日在全国公映以来,在北京、武汉、重庆和上海等省会城市,出现了连续包场观看的情景,社会反响非常好,有些出于我的意料之外,毕竟这是一部主旋律的电影作品。但又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抓好党建工作是最大的政绩”理念,已经成为广大党务工作者的共识。
可以说,我是与电影《马兰花开》一起走过来的,从选题的策划、剧本初稿的形成、再到电影项目的立项和拍摄。又从初剪片、送审片到公映片,我观看了十几遍。虽然每一次观看《马兰花开》,感觉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马兰”这样的新时代青年。
我们武穴办事处党员人数为余名。其中,离退休和农村老龄党员占了52%。党员老龄化问题,也正考验着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
电影《马兰花开》中的马兰,是一名研究生毕业的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她怀揣着一个梦想,就是要当一名像他爸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她宁可放弃七年的恋情,也要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工作。虽然,她的思想是单纯的,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似乎像是一张白纸。但她有个高尚的信念: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正因为她有这个一样高尚的信念,她处处想到的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她才像初生的牛犊,敢于同传统的、守旧的思想作斗争。
马兰通过无职党员“领岗诺责”,将无职党员的作用发挥起来了,但影响也是巨大的,那就是改变了新一代年轻人,对党的认知程度。影片大结局时,胡啸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也要入党。虽然只有短短地五个字,这正是我们各级党组织要认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我们的党补充新的血液。
在6月26日武汉洪山礼堂的电影《马兰花开》公映新闻发布会上,新华社记者问我,用什么样的长效机制,将党员“领岗诺责”这一成果长期保持下去,而不是在搞“一阵风”。
那位记者提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武穴办事处党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武穴办事处地处武穴城区,是武穴城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的明确要求,这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当时用三个“组织好”来回答了这位记者的提问。
一是把党员组织好。实现无职党员“领岗诺责”全履盖,实现有职党员“定岗履责”全履盖。只有做好这两个全履盖,我们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就抓牢、抓实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也就提升了,中、青年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二是把群众组织好。通过开展红色物业管理、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等等,大力拓展全民服务工程,让群众实打实地体会到党员“领岗诺责”和“定岗履责”,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只有让党员引领群众,群众才能自觉地参与到各类社会事务中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凸显出来。这样,就能吸引一批青年积极加入到党组织的中间来。
三是把各类社会组织组织好。我们武穴办事处共有各类文艺团队、协会、专业合作社和“两新”组织多家。我们已经在这些社会组织中单独或联合建立了党支部,积极发展党员,注入党的新鲜血液,时刻让各类社会组织都在党组织的绝对领导之下。
一部90分钟的电影,虽然篇幅很短,但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真的很多很多......
作者
武穴办事处党委书记袁广文
本期编辑
大虾
业务合作
法律顾问
湖北道辉律师事务所张胜律师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