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之声马兰花开,青春依旧如故

作者

欧阳长永、吴继宏、张双喜

主播

武 婷

音频

武 婷

「主播-武 婷」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好,欢迎收听本期的铁甲之声。我是主播武婷。今天为大家带来是一篇来自大四学员欧阳长永的故事。题目是:马兰花开,青春依旧如故。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回家意味着团圆。新年伊始,我就开始计划着利用假期好好陪家人,但突然接到“寒假取消,就地过年”的消息后,那一刻我感觉家离的好远好远,心中难免有些失落。当天晚上,我鼓起勇气拨通了爷爷的电话,还没等我开口,电话那头却传来了奶奶开心的声音“宝贝孙子,奶奶给你算着日子呢,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要把你盼回家了,能见到你我这病就好一大半了。”身体一向虚弱的奶奶,这次却让我感到了力量。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我感觉好无助,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从上次返校前奶奶突发脑血栓,卧病在床,身体每况愈下,每一次接到病危通知书对我而言都是巨大的打击。我答应过奶奶这次回家我要始终陪在她身边,因为我不知道下次是什么时候,还有没有这个机会,终究还是闭口未提回不了家的事。

第二天,爷爷突然给我打电话,电话那边传来坚定的语气:“自古忠孝难两全!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安心在军营工作,家里事不用挂念。六十年代的时候,我以同样的身份,坚守在祖国的西北边疆,和你奶奶整整分开五年!”爷爷的一席话似乎在诉说着什么。熄灯后躺在床上,凝视着上铺的床板,眼前又浮现起:茫茫戈壁滩的夜晚,繁星满天,这里是新疆马兰原子基地,爷爷曾经挥洒热血与汗水的地方,经过半个世纪风刀霜剑侵蚀的罗布泊,如今还是他青春记忆中的模样;爷爷曾说原子弹爆炸坑周围第二年就会生出小草,并不是寸草不生,我看到了爷爷的马兰花和小草依旧青青如故。

马兰,一生难忘的地方!茫茫戈壁滩,一支神秘的队伍像巨蛇般蜿蜒前行,他们全副武装,静默着,只听见前后传递的话语声:“不要问干什么,不要问到哪里去。”就此消失在茫茫大漠中。

坐在闷罐车里的爷爷从怀里掏出一张出发前拍的照片,凝视着,久久难以释怀,仰起头,眼泪划过脸颊。舍小家,顾大家,离开时,姑姑还在襁褓之中,归来时,已经六岁的她歪着头望着眼前的爸爸却形同陌路。“欧阳影军”是姑姑的名字,承载着爷爷奶奶纯真的爱情故事,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整整五年,奶奶不知道爷爷去了哪儿,只记得走的匆忙没留下几句寒暄。五年间,一份份夹着生活费的家书从神秘的地方寄过来,一笔一画承载着爷爷对奶奶的思念。

马兰,魂梦牵绕的地方!这里是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腹地,常年受沙尘暴洗礼;这里水资源匮乏,官兵们每天用水量限制在半桶以内;这里交通不便,路是官兵靠双手用石头垒出来的,通往集市的班车一个星期只有一趟,官兵根本没有所谓的周末外出。后勤保障难度大,官兵常年吃不到新鲜蔬菜和肉类……戈壁滩是磨练人意志的地方,脚下的戈壁砾石依旧在讲述着那一代人的风花雪月。那个年代的故事总是让我感到热血沸腾,因为那时有这么一群勇敢可爱的人。他们就是戈壁沙漠中的一簇簇、一片片、一株株马兰花,经严寒酷暑、食风沙苦水、从不索取、只求奉献、年年盛开,神州芬芳,马兰精神代代传承。

时光飞逝,沧海巨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爷爷用五年的青春坚守,换来罗布泊试验成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了国家,一切都是值得的!而今,那群勇敢而又可爱的人依旧在,那种精神依旧在传承。“留下就是奉献,在岗就是战斗”。对于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四学员而言,这虽是我们学生时代最后一个寒假。但这也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对于每一位坚守岗位的学员而言都是一次成长。因为我们知道党的号召就是命令,而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就地过年是落实人民军队走在前列、带头减轻全国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压力的有力举措。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忠诚与信仰,书写着年轻一代人的成长与奉献。闭上眼睛,享受着这里的宁静,这里的安详,这里的一切都散发着一种精神,那是一种可以让你发光的精神。

END

我们在《铁甲之声》等你——

分享青春,分享故事,分享成长,分享军校生活一点一滴的美好。如果你有拨动心弦的正能量作品,如果你有精彩的强军故事,如果你有非凡的军校生活感悟、细腻的军人情感,如果你有甜美的声音……都可以

陆装院向铁甲之声专用邮箱投稿:ljzjbxy

.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hehaotebdf.com/asczyj/320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