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经典雪景名画,跟随古人欣赏雪景之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雪景之美不仅是文人墨客的喜好,还是古今画家不容错过的表现题材。下面精选多幅经典雪景主题画作,让我们一起跟随古人的目光,欣赏雪景之美。
《雪堂客话图》
纵28.3厘米,横2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雪堂客话图》是夏圭传世的一幅精品佳作,为其早期作品,描绘了雪后欲融未化时的景色,体现了冬季沉寂的大自然所蕴藏着的勃勃生机。山石在运用了斧劈皴后以淡墨加染,生长在岩隙之中的两株老树,屋内两人正在对坐弈棋。画面左上角留出的天空,杳渺无际,把观者引入深远渺茫、意蕴悠长的境界。
《雪景寒林图》
纵.5厘米横.3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范宽的《雪景寒林图》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此画采用全景似构图,画面层次分明,中心突出。画中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寒柯间,萧寺掩映,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从远方萦回而下,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秦地山川雪后的磅礴气势。笔墨浓重润泽,皴擦多于渲染,层次分明而浑然一体。
《雪窗读书图》
纵.2厘米,横81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李唐所作《雪窗读书图》构图新奇雄峻,是典型的边角取景。画的左边是硕大的岩石直立而上,岩上的树木向右伸展枝叶,山岩下即是草屋,大雪已经覆盖了房顶和地面。左边突兀的岩石用的是斧劈皴,爽利劲健,笔法流畅,墨色表现的光暗过渡非常自然,加之左下角浑厚的小土山,更加稳定了画面。画中人物凭窗持卷,专心致志地读,此是“画眼”所在。
《晓雪山行图》
纵27.6厘米,横42.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此图描写大雪封山的清晨,一山民赶着两只身驮木炭的小毛驴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行走。山民衣着单薄,弓腰缩颈,使人感到雪天寒气逼人。毛驴、竹筐、木炭及人物衣纹均用干笔钩勒,并施以水墨渲染。作为环境的山石以带水墨笔作斧劈皴,方硬有棱角,远处山石用水墨大笔扫出。近处树枝以焦墨钩出,横斜曲折富有变化,远处用淡墨钩出。
《雪村访友图》
纵.3厘米,横96.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采用高远布局法,系取法北宋中原山水画派景物的描写,近景和远景造型坚实明晰,中景桃源处虚化朦胧,则又吸收了元文人画的构景的长处。笔墨技法主要出自李唐,近景用墨浓重,皴染结合,石用拖泥带水法描绘,并兼用小斧劈皴和铁皴钩斫,表达出嶙峋坚实的石骨。古松虬曲和倒挂的形态,颇接近马远的松树法。整幅作品用笔尖劲,气势雄浑,是周臣绘画的代表作。
作者:yangjinzhu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