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弹沸千江水一笔写透万山魂
——记著名书画家、古筝爱好者方楠生
伍先飞
方楠生,女,安徽合肥人,字慕兰,号兰香居主人,著名书画家。
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国画院安徽分院副秘书长,庐阳书画研究会会长、安徽翰墨艺术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合肥市女书法家协会会员、高级书画师。
自幼酷爱书法、绘画、古筝等,书法擅长行楷,绘画擅长山水,多年来不忘初心,一直笔耕不辍。
工作之余,常拜访名师学习。书画以王羲之、颜真卿、石涛、黄宾虹为宗,作品入选年安徽“德艺双馨不忘初心”艺术名家书画展、年作品入选安徽省美协举办的画展。作品曾获经开区第八、九届文化节绘画一等奖,并多次在报纸上刊登,参加省、市级各类书画展并多次获奖。
多次参加书画义卖活动,将所得款项无偿捐赠给贫困儿童家庭。
当梦想被哺养成爱好的时候
当爱好被滋养成向往的时候
当向往被葆养成情怀的时候
当情怀被涵养成艺术的时候
……
当梦想、爱好、向往、情怀等等氤氲在一起,凝聚在一个本身就知性、端庄、大气、漂亮女性身上的时候,它会将这位女性优雅成何种形象?
答案自然有很多种。
不过,当你随我走近方楠生、走进她由书画与古筝组成的艺术世界的时候,你就会寻找到另一种答案——
她一如她的书法:娴静脱俗,睿智高雅;又如她的山水:气韵生动,意境隽永;更如她弹奏的《高山流水》古筝曲:古韵悠扬情切切,乐曲舒缓意绵绵,流淌着古典与现代的诗意!
这该是一种怎样的艺术和人生?!
一
其实,方楠生与艺术结缘并没有多少刻意。她能成为一位著名的书画家,是偶然,也是必然!
她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爷爷方仲九曾任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知识渊博,学养深厚。小时候,方楠生经常跟在爷爷身后,看爷爷画图纸,翻看爷爷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国内外建筑设计图册……不知不觉中,艺术就像是一粒种子,被无声地播进了她的心田。
因为母亲喜爱唱歌,父亲特意自制一套音响设备,虽然音效不够流畅、华美,但整天浸润在动听的音律之中,方楠生倍感愉悦与陶醉,籍此又深深爱上了音乐。
深厚的家庭艺术背景,让方楠生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浸润着艺术的液汁。她的童年生活温暖而又明快,甚至就连呼吸的空气,也似乎夹杂着一丝艺术的味道。从那以后,她的情感总是在绘画和音乐中穿行,和艺术缠绵在了一起。
因为艺术,方楠生心中生出一种少女特有的细腻、敏感与情怀;因为艺术,她的心智得以释放,开始在心里不停地告诉自己,要让自己的精神飞翔;还是因为艺术,她开始憧憬着未来,憧憬着幸福,并在这种憧憬中走进校园、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负责街道老年大学、艺术团、图书馆等文化艺术工作,冥冥之中又走进了艺术……
二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尝试的过程。
它就像一张白纸,如何让自己在那张纸上描绘上色彩或者风景,关键就在于描绘者自我。有的人简单几笔勾勒出一幅素描,而方楠生却将自己浓墨重彩勾勒成一幅山水画!
老年大学是老年群体集聚的主要场所,是引领老年人精神文化的主阵地。带着一颗强烈有温度的爱心,方楠生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
由于长期从事文化艺术管理工作,经常接触来到老年大学和艺术团授课的艺术家们,方楠生的艺术视野及艺术观逐渐变得深远与开阔起来。
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老年大学里,工作之余,她常常走进课堂,跟着书画老师学习画山水、花鸟,跟音乐老师学习乐谱、古筝,开始系统接触绘画与音乐知识,并从绘画到音乐,从音乐到书法,从书法到书论画论,经受了严格训练。
在老师们的尽心指导下,方楠生怀着一种宗教般的虔诚,潜心临摹历代名家名作,一遍又一遍地临写,真可谓废纸三千,只求精品!几本碑帖,几本画册,她便乐在其中;一管笔,一池墨,她便拥有整个世界!
她在笔墨上求单纯、求简练、求雄强,在做人上求真诚、求坦率、求谦让。在绘画上,除努力学习透视、解剖、造型、色彩、技法等外,还充分汲取了石涛的苍劲恣肆、黄宾虹的气势磅礴、任伯年的清新润泽、吴昌硕的浑厚老辣等艺术个性,使自己的骨法用笔更加气韵生动。
在书法上,她选择的是由博采到专攻,然后突出重点,将以“二王”为代表的传统帖学一路的书法作为学习和探索的主攻方向,在汲取了王羲之行书的行云流水、颜真卿楷书的质朴敦厚等等艺术特质后,根据自己的气质、性情、学养、趣味来确定自己的书法取向和个人风格的打造。长年累月的反复练习,使她对他们的书法精髓和形质神采都有了深刻认识。
加上自己管理图书馆的工作便利,业余时间,又阅读了大量艺术作品及艺术论著……正是得益于此,让方楠生后来对于水墨画以及书法这种古老传统艺术创作时,能够随心所欲的运用自己的笔墨,在观念上对书法以及山水画予以一次重新的诠释。
而音乐是人类文化中最为神秘莫测又最能撩人心弦的艺术,从中可听到高山,亦可以听到流水。在所有中西乐器中,方楠生唯独喜欢民族乐器,这或许跟她的民族情结有关。她说,民乐不仅能让人心宁静、祥和,还能潜移默化一个人的气质、仪态。而在民族乐器中,她又最钟情于古筝,不仅是因为古筝音色醇厚绵长,细腻幽远,既可以表现出《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意境,也能表现出《高山流水》的磅礴气势,给人无限的艺术享受。
多年来,方楠生为古筝沉醉,为古筝痴迷。她的心弦常与琴弦共振,心情与音符共同流淌。尽管沉醉与痴迷,就像书画一样,可惜因为工作忙,她只有在晚上或者节假日才能系统学习一点。但是,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她以那种尖锥囊里图破壁的决心与毅力,坚守着自己的初心,砥砺前行,艺术灵性获得了质的飞跃,如今,她已经加入了多家书画艺术组织,并当选为庐阳书画研究会会长,而她的古筝考试已经过了六级,目前达到了七级水平……
三
方楠生的书画作品,映照着她的审美倾向和道德追求,对书画艺术的实践,儿时是涂鸦,现在是寄情。
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她都是带着一种讴歌时代精神风貌、赞美民族奋进精神、表达心中为之神往的和谐之美、宁静之境在创作。
她的书法,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唐诗宋词,或名言警言,或伟人诗章,让人充分感受到其间所蕴藏的丰厚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而且书体众多,风采盎然。她善五体,尤喜楷书,喜欢它的干净,喜欢它的气质,喜欢它的严谨。每次写小楷时,都令她的心沉静,人优雅,情专注。
方楠生的楷书,既是当下生活的体验,又是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与当下审美接轨,又与古代审美契合,楷中有行,行中有楷,楷行结合,既有王羲之行书的中和之美、自然之妙、飘逸洒脱,又有颜真卿楷书的雍容大方,遒劲豪宕,舒展开阔,充满着生命活力与张力。
她用笔细腻,线条灵秀、爽快酣畅,既有女性般“杏花春雨江南”的柔媚与婉丽,也不乏男性般“骏马秋风塞北”的粗狂与豪情,给人以不是音乐又似音乐的觉律美,不是图画又似图画的形象美,让人在黑与白的世界里,任思绪随那黑色的线条流动延伸,使人悟得了一种古雅与秀润的特质,受到书法界一致好评。
而方楠生的绘画,却另有一番艺术特色!
作为天资聪颖的女性,上学时,方楠生就曾在用自己的生命感受着万物的生命,使得她那颗永不满足的心灵希望达到与自然的沟通,实现情感与风景的永恒契合。
汲自然之灵气,得天地之精魂,随心所欲的运笔挥洒,让方楠生那颗渴望新生的心灵获得了自由和解放!
作为画家,她将文化哲学思想中最核心的价值取向,比如生和息、动与静、晨与晚、春与秋、甜与苦、爱与恨……都化为一种生命运动的形式,融化在自己笔墨中。
她在创新中寻找个性,在自然中表现风格,对艺术个性与题材意境上进行不断拓展、升华,以达到笔墨的精简和气韵的博大!
她在宁静自然的大场景下,以随意饱满的画面,朦胧诗般的艺术形态来表现一种大气度的艺术境界,在传统基础上,以现代审美和表现手法,来烘托背景,达到自然、和谐、大气势与大气魄的统一。
她在创作山水画时,喜欢一边听《高山流水》古筝乐曲一边画画。每次画山水,她的画笔,都随着古筝背景音乐的轻轻响起,渐渐将潜存在于她意识深处的山水世界逐一描绘。而她的胸襟抱负也随着画面的逐渐清晰而徐徐展开——
最开始,似乎万籁俱静,乐声若有若无。然后,古筝响起,她的心中,时而情感激越奔放,似波涛汹涌,浪花飞溅,时而鸟鸣声脆,如山林静幽。
她的笔锋下,淡淡的线条勾勒出宏观的结构。乐音淙淙流淌,清亮的泉水在丛山中万般的留恋、顾盼和踌躇。墨色越来越重,山影隐约林萧瑟,水流无声云无心。沉静舒缓的音乐渐渐加快了节奏,洋洋兮似江河。
远方,她的思绪、惦念在飞扬,那是饱满的久违的情绪正在发酵。她在笔锋上开始加大力度,愈加全神贯注、旁若无人,动作开始扩张,象火焰燃烧,象天马行空,峨峨兮若泰山!
方楠生开始着墨,用一捧素心,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理解与默契,将灵魂与肉体的完美结合倾泻而出,仿如人世间最美的绝唱!她无所顾忌地挥洒,情感直薄巅峰与云霄。云外天际间,音乐的旋律奔放而热烈。她创作的激情仍处于饱和状态,火花四溅,波涛咆哮,群峰昂然,山影巍巍。悬崖和峰顶的树叶在巨大的压力下簌簌作响。不知不觉间,她的笔放慢了速度,山谷恢复了平静。音乐的节奏明显舒缓下来……
不知不觉中,一幅山水图雏形就这样完成。她在久久不能平静地的心境中开始审视整个画面,改用细笔去皴染,去涂抹阴影与阳光的交接处,去表现淡墨与焕彩、水流与坚岩、云烟和林树等等的关系。此时,音乐变得轻松而抒情。最后,她在一些细微处用花蕊般温柔和细腻去收拾。等到整个画面处理妥当,她退后几步,长舒口气,然后畅然四顾,似将心中的豪情从眼前的江山中缓缓收回……背景音乐也静静而止,但觉于无声处余音袅袅,纯美的画面上,处处洋溢着他那特定的心情、思想或意绪。
她的山水画,就是这样给人以世界和心灵的明净。正是这种明净,彻底涤荡了人们的尘俗,给人带来崇高的唯美享受!
她的书画艺术作品,多次受邀参展并获奖,并在各种报刊上发表,受到了书画艺术界的充分肯定和赞扬,被多家艺术机构和个人的广泛收藏。
四
人品和艺品的完美交融与统一,使方楠生的书画作品彰显着一种艺术的高度与深度。
她常说,是这个伟大的时代让自己不停地享受着生活,享受着艺术。
她把时代融入艺术,也把艺术融入时代,借书画艺术来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怀,讴歌时代,因而,方楠生的书画艺术作品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
有人说,她的书法作品,彰显着信仰之美、高尚之美,体现着“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内涵;有人说她的山水画作品,从自然造化中获得灵感,汲取灵气,近乎山水,厚重如诗……
作为书画艺术家,方楠生对哺育她成长的社会、师长、家人、朋友等始终怀有感恩之情。成名之后,她让书画艺术成为了另一种文化载体,积极参与书画义卖公益、慈善拍卖活动,将所拍款项捐赠给灾区人民和社会弱势群体。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方楠生通过不断地寻找、发现、完善,已经使自己达到了艺术与自我的完美统一。她所表现的,虽是神秘婉约的艺术世界,但我却一直认为,她抒写的就是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