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你们耳朵要听着点儿伴奏的声音,唱出来的歌声就会准一些……”2月22日下午4点,新莲池书院,9名孩子正在认真的排练歌曲,台下指挥的是一名今年79岁高龄的老人。
“这不是邓小岚老师吗?”
“对对,就是邓老师,台上排练的孩子就是她培养的马兰小乐队。”
正在忙碌布展的工作人员看着台上的排练不禁感觉到非常惊讶。
这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2月23日上午的一场特殊展示会……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带束鲜艳的花环,这里埋葬着抗敌的英雄,这的人们和你一样坚强和善良……”2月23日上午10点30分,竞秀区新莲池书院中传出阵阵清澈的歌声,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9名孩子的合唱《如果有一天你来到马兰》飘荡在竞秀区主办的《晋察冀日报》创刊85周年暨邓拓诞辰周年纪念展活动现场,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台上孩子们用心歌唱,台下一位满目慈祥的邓小岚指挥着孩子们演唱,参加活动人员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录像。
“以前只是从报纸等各新闻媒体看到邓老师和马兰小乐队,今天有这个机会看到她们,这是太激动了。”建南街道宣传委员孙思捷兴奋的说。
在舞台右侧,一名年轻的小伙子用手风琴伴奏着,并不时抬起头看一下邓老师。今年21岁的手风琴伴奏者梁一是马兰村走出的大学生。
“我在村里上学的时候就加入了马兰小乐队,那时候家长也经常给我讲起邓老师和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故事,所以我只要有时间就一定回来跟着邓老师,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难能可贵的奋斗精神。”现在就读于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的梁一说,在冬奥会上看到小乐队的孩子们登上冬奥会的舞台为全世界演唱,心里特别激动。
演出结束后,“小马兰花”们依然难掩兴奋之情,马兰小乐队成员之一、13岁的白振源走下舞台后介绍说,今年正在读小学5年级,今年能到竞秀区参加活动并为大家唱歌非常高兴,说到最大的梦想,白振源严肃的说:“我要好好唱歌,用歌声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感谢。”聊聊数字的两句话,却传递出孩子内心最真的声音。
作为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邓小岚扎根阜平县马兰村19年,义务担任音乐教师。“我刚来马兰的时候,村民的生活很贫困,我在村子里义务为孩子们进行音乐教育,带着孩子们到祖国各地演出,希望他们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现在全世界人民都夸奖我们的马兰小乐队,孩子们唱出了精气神,展现了祖国未来的精神面貌。”
音乐,把晋察冀革命精神融进旋律,音乐,也把马兰和竞秀连在一起。
“这些孩子们太不容易了。”新秀学校教师田晓敏年11月到阜平县八一小学支教。为三、四年级学生教授音乐课。“看到孩子们努力刻苦的样子让我真的好感动。”两个月的支教生活短暂且充实,邓小岚的用心良苦,田晓敏一直记在心上。“邓老师常常跟我们讲,近年来,在东西部协作推动下,阜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脱贫过上了好日子,不愁吃喝,穿得暖,住得好,收入不断增加,教育环境也越来越好,我们作为年轻一代老师,有责任更有义务把晋察冀革命精神传承好,让更多的孩子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精神。”
9名马兰小乐队成员脸上灿烂的笑容就像9朵美丽的“马兰花”在这个初春时节绽放在竞秀区。
记者:王颖魏宇彤王雅璇谢明母东莹史舒萌
编辑:王雅璇
审核:马香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