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的两个阶段(与王恪松谈山水画写生)
文/贾又福
写生分两个阶段:对景写生与对景创作。写生的阶段不同,则要求不同。如本科生低年级写生课,应该是写生教学的初级阶段。即使初级阶段的写生作业,要求画面上的东西,亦不是自然界的客观真实,她渗透着作者的——才情、智慧、爱好和理想。也初步体现着古人所说“丘壑为天地所有,笔墨为天地所无”的创作因素。
就是说在这一阶段我们描写的丘壑与自然界真实的丘壑比较接近。即使如此,我们的写生手段、笔墨处理等等,也是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性和概括性。
到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阶段仍然要有写生课,这是写生的高级阶段。写生课的对景创作成分要求更明确更深入。首先,从观察感受大自然开始,在大自然中择取最新、最美、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哪怕是很小的一个局部)拉近再拉近,放在自己的心中捂着,赋予它真的性情、真的温心、真的认识、真的智慧,并升华到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高度。
即炼精升意(由大自然生发到作者的意趣)和由作者的意趣升华为时代精神的过程,也即“以心观物,物无大小”的过程。这是一个禅语,它包含着精神层面。这就是我们在写生课中经常说的使眼中的景物个性化、情绪化、智慧化、意志化、理想化,这便具有了精神性。
然后,再将其拉到眼前的景物逐渐推远、再推远,至于虚空之中,使之成为整个大自然中的一个部分。使其生命力活跃在宇宙之中,这便不限于某一个角落,某一个局部,这里便有了无限性。这一近一远便是近通心灵,远通万物的对景写生和对景创作真谛。人的生命、人的精神只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得以无边无尽,才能得以永恒。
年6月
贾又福
年生,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师从李可染、叶浅予、李苦禅、宗其香、何海霞、私淑潘天寿、石鲁。苦心力学,矢志不移,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教学与创作,如今将哲学引入化学,开创了观化山水。继黄宾虹、李可染之后,为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开拓与创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贾又福在文化事业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和特殊津贴;获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授予的“世界名人二十世纪成就奖”。
在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贾又福谈画篇》、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贾又福山水教学体系》、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贾又福集:苦修集、怀乡集、观化集》。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贾又福工作室教学汇报展》、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贾又福工作室师生作品展”等。
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年中国文化部授予贾又福优秀专家称号。年国家人事部授予贾又福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并颁证。年,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大家入史研究与传承工程成立: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研究基金、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研究会和北京大学贾又福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