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照顾独居老太多年老人赠小伙万财产
新晚报消息,“我这一辈子没孩子,老了老了,就怕等我没意识的时候,就没人管我了!”近日,哈尔滨公证处家事法律服务中心接到了这样一份特殊的遗嘱。没有儿女和亲属的独居老人孙女士想将两套房产及存款遗赠给一名跟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男子,而这名男子是多年来对她很照顾的好邻居。
年龄大了怕将来没人管
10日上午,一名身着笔挺西装的年轻人与一名戴着金丝眼镜的老太来到哈尔滨公证处家事法律服务中心办理业务。年轻人替老人扶了扶椅子,将一个早就准备好的椅垫放在椅子上,才让老人坐下。老人坐下后,挺腰直背,显得很儒雅,一头银发,格外整齐。
“我就是想给自己选个亲人!”73岁的孙老太告诉工作人员,面前的这个小伙子跟她非亲非故,只是她的邻居,但她愿意将自己的房产及存款在百年之后赠给他。孙老太告诉工作人员,她和先夫均曾是哈市一家企业的高管,年轻时两人的工作都很忙。“当时我们都要强,拼业绩,要孩子的事儿就一拖再拖。”她说,当他们看到朋友、同事的孩子都长大了,自己再想要个孩子时,孙老太当时已经40多岁了。夫妻俩考虑再三,决定不要孩子做“丁克”家庭,老了走不动了的话,就一起住养老院。
“说是这么说,但是人老了,有些时候真挺怕,就怕将来没有人管!”提到这里,孙老太有些感慨:“自从两年前老伴因病去世后,我的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心里空荡荡的,真怕哪天我突然走了,都没人知道,没人给我料理后事。”孙老太说,她和先夫早年都是外地来哈市工作的,和南方的亲人早已失去了联系,所以她想给自己选个监护人,在自己失能或者生病的时候有人能照顾自己,她也愿意将自己的所有财产在百年之后赠给这个信任的监护人作为回报。孙老太的两套房产及存款加起来超过二百万元。“如果我突然发病去世了,这些财产也算有个归属!”老人说。
因为信任选邻居当监护人
老人和小伙子小刘的缘分,得从十多年前说起。孙老太说,5年冬天某日,当时她老伴还没去世,在从公园回家的路上,老伴突然发病摔倒在地不能动弹。当时一个10岁的小男孩见到后,在老伴身上找出手机,拨打了“”急救电话。后来,还将这个消息上门告诉了她,这个男孩就是她想认定的监护人——小刘。之后,孙老太才知道她和小刘住在一个单元。
孙老太说,今年22岁的小刘可以说是她看着长大的,而小刘的父母也对孙老太夫妇特别信任。孩子小的时候,经常丢三落四,丢钥匙,小刘的母亲就将自家钥匙放在孙老太家“备份”。孙老太夫妇是丁克家庭,因此对孩子有种特殊的感情,很多时候,小刘都被孙老太拉到家里吃饭。
在孙老太老伴去世后,知道她一个人寂寞,只要下班回家,小刘都会先到孙老太家坐一会,拉拉家常,问问家里缺啥少啥。近两年来,孙老太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小刘在打理。不光跑腿去交水电燃气费,甚至取工资都是小刘代劳,每次都分文不差。找小时工、水电工人、搬送重物什么的,自然也都是小刘的“受理范围”,可以说只要老人打电话“求助”,小刘基本有求必应。最近,小刘还教会了孙老太网上购物,孙老太总是选好喜欢的东西后,由小刘代劳购买,送货上门。
十多年的相处,孙老太觉得小刘这孩子挺好,也挺靠谱。一个月前,她找小刘及其父母商量,想让小刘作为她突然失能后的监护人,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医疗救治和财产安全,并想将所有财产在其过世后都遗赠给小刘。“起初我们家是不同意的,觉得完全没这个必要!”小刘说:“你说做邻居这么多年了,我小时候都长在孙婶家,大家就跟一家人一样,我们也愿意照顾孙婶的晚年生活!”但孙老太却再三坚持,甚至表示她的“诚意”不是说说的,要不然她的财产将来也没人继承,如果小刘一家不同意的话,她心里没底,不确定小刘在她百年之后能不能替她处理后事。见老人说出了负气话,小刘一家人这才答应下来。
如今,为了给这份约定加以保障,孙老太与小刘来到哈尔滨公证处寻求帮助。据孙老太介绍,她打算将两套房产中的一套卖掉,钱由公证部门监管,一旦自己突然失能,就让小刘到公证处分批领取存款,用于自己的晚年赡养、医疗救治和死后的丧葬事宜。如在自己百年之后这部分钱款仍有剩余,将作为遗产同她住的房产一起遗赠给小刘。
把遗产赠“外人”并非个案
在现场,哈尔滨公证处家事服务法律中心主任丁龙为两人申办了意定监护协议公证,指定小刘作为孙老太突然失能后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随后又办理了一份遗嘱公证,将孙老太名下的房产和其他所有财产都遗赠给小刘,而小刘也对孙老太出具了保证履行监护职责的承诺书。这对好邻居也成了一对特殊的“母子”。
丁龙主任介绍,如今,像孙老太这样,选择与自己无近亲属关系作为监护人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老人都相信自己的“眼光”,最终将财产留给“外人”。例如将遗产赠给侄子、外甥、邻居甚至保姆的,这些家庭通常是失独、丁客家庭,或者子女常年不在身边,都会让老人在年迈时产生这样的想法。
有一名独居老人,两名子女均在国外定居,虽然子女们都想接老人出国定居,但老人一方面感觉国外生活无论从语言、社交等方面都无法适应,还有“落叶应归根”的想法,不想出国。老人的生活起居一直由外甥女照顾,于是,老人就与外甥女进行了公证,并立下遗嘱表示百年之后要将遗产赠与外甥女。对于这种做法,老人的子女也表示理解,由于自己不能在老人身边尽孝,也许这种做法是个不错的选择。
丁龙说,作为公证机关,只要是当事人自己真实意愿的表达,并且不违背伦理道德,公证部门都可以支持。
如果在中途,“意定监护人”不再好好照顾老人了又该怎么办呢?对此,丁龙主任介绍,针对“好人变坏”的情况,民法总则也作出了相关规定,若监护人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的,居委会、村委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并根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原标题:孙大娘要把二百万“遗产”留给邻居
女子深山当灰姑娘拍照收费元称因失恋来这里
红星新闻消息,在福建泉州罗溪镇的大山深处,今年36岁的王雪卿过着令人诧异的“童话生活”——她与世隔绝,独自一人生活,每天模仿西方经典油画中的人物。她的一组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让不少媒体和游客慕名而来。
而在闪光灯下,质疑也随之涌现:若非团队运作,一个没上过学的女生,怎么会懂服装设计、美术、摄影、后期、园艺、建筑?这一切是真的吗?
近日,红星新闻来到这座深山小屋,走进她的“童话生活”。面对质疑,王雪卿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她还说,自己红不红无所谓。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王雪卿在院子里拔草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深山里住着一个“灰姑娘”
租下茅草屋过“童话生活”,游客慕名而来
福建泉州罗溪镇新东村,大山的半山腰有一座奇怪的房子。房屋的墙壁五颜六色,墙根处摆着白雪公主等玩偶。阳光透过竹林,洒在一个蒙浅蓝色头巾的女孩身上。她身穿欧式落地长裙,蹲在院子里拔杂草。
几名游客模样的中年妇女推开栅栏闯进来,举着手机一阵狂拍。
“穿你的衣服在这里拍照多少钱?”一位妇女问道。
“元。”拔杂草的女孩头也不抬地说。
“去年不才88元吗?”
“明年你来元,我也不一定有时间给你拍。”她还是面无表情地答道。
▲王雪卿给蔬菜浇水
穿欧式长裙拔草的女子叫王雪卿,与山下的村庄和村民显得格格不入。她来自福建惠安,今年36岁,据称两年前因失恋躲进这座大山。年3月,她在半山腰租下了一间摇摇欲坠的茅草屋,租期25年。“当时那个茅草屋连个门都没有,根本没办法住人。”一位村民说,这座山上只有这一间房,和其他村民家离得很远,几乎与世隔绝,没想到会有人租。
王雪卿的“童话生活”也开始了。她请人盖房,自己装修、做木工活,还从镇上买回很多二手家具,将墙壁刷得五颜六色,用泥巴砌出院墙。在这个不大的院子里,她种菜养花,将白雪公主等摆件放满了墙根,木屋、秋千、壁炉…….这间房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显得如梦如幻。
▲王雪卿“童话小屋”外的白雪公主摆件
在当地村民眼中,王雪卿过得简直“疯魔”。每天她都穿着不同款式的欧式长裙,模仿世界名画里的人物,不停地给自己拍照。有时她扛着三脚架跑到别人的田里,来回搬动稻草,拍世界名画《拾穗者》,花费几个小时,只为了拍一张“好看”的照片。有村民怀疑,“这个女人是不是疯了?”
▲王雪卿模仿拍摄的《拾穗者》受访者供图
▲王雪卿模仿《倒牛奶的女佣》受访者供图
她将这些照片上传到网上,一下火了。王雪卿也因此被称为当代“灰姑娘”。
▲王雪卿接受电视台采访受访者供图
否认作秀,并非与世隔绝
称来到这里因为失恋,村民帮着整修房子
年3月,王雪卿突然来到陌生的新东村。村民很难理解,一个女孩为何会来这么偏僻的山里居住,还穿戴奇特的服饰。他们常常盯着她,上下打量很久。村中甚至出现各种关于她的负面传闻,还有人说,她是离婚后想不开来隐居。网上对她的质疑更多,甚至说她是作秀,“说不定拍个照就走了。”
▲王雪卿受访者供图
王雪卿谈起了自己来此生活的原因,她称,是因为一直走不出失恋的阴影。
她称,31岁那年,自己的父亲在武汉生病住院。在接父亲回厦门的火车上,她遇到了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两人在火车上聊了很久,王雪卿被对方深深吸引。不久后,两人相恋,但遭到对方父母强烈反对。“我比他大10岁,还没有上过学,他父母不同意。这段感情没维持多长时间就以失败告终。”王雪卿说,这段感情对自己的打击很大,经常以泪洗面。她在微博上说,自己常听着前男友的录音睡觉。她还将自己哭着自拍的上百张照片发在了微博上。年一整年,她发的微博几乎都与前男友有关,有时甚至一分钟发三条。
谈到之所以会选择来到新东村,王雪卿称,自己此前曾和朋友来此地游玩,爬山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座破败不堪的茅草屋。“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地方适合隐居。它与世隔绝,周围没什么人,万一我需要外出,交通还算方便。”此后,王雪卿和这个茅草屋的主人签下了25年的租房合同,用仅剩的几千元装修改造茅草屋。
▲房子最初的模样王雪卿微博截图
▲王雪卿在自制木门受访者供图
直到现在,她对房屋的改造工程还在继续。“并不那么容易。有一次,我正在整修阁楼,踩到了自己的长裙,摔了下来,头重重砸向水泥地面,晕了过去。醒来后,我在地上呆坐了许久,那时即便我死了,估计也没有人知道。”她说,但令自己没想到的是,后来村民得知她整修房子还来帮忙,有人来送吃的,有人主动送来工具,村长还帮她装了一扇门。
▲王雪卿修建鸭舍受访者供图
她的背后有团队炒作?
自称使用三脚架,学习了构图P图技巧
以这样的方式走红,让不少人怀疑她所谓“灰姑娘”的身份,尤其是“没上过学”这点。王雪卿告诉红星新闻,她老家在福建惠安的一个小渔村,她从小在海边长大,有3个妹妹。“我真的几乎没上过学,唯一的上学经历是在夜校短短的几十天。”王雪卿说,她从小每天做的事就是剥海蛎,剥一碗海蛎能挣两毛钱,“剥海蛎需要一直弯曲手指,所以到现在我的手指都没办法完全打直。”
王雪卿试图用几个例子去印证自己的学历。她说,17岁时她外出打工,一天工厂停电,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有工友问她的名字怎么写,她只能害羞地摇头。“因为我当时不识字。她们也觉得不可思议。从那以后,就有个女工友教我识字。她说我像林黛玉。”王雪卿说,19岁时她试着读《红楼梦》,“第一遍,抱着字典认字,《红楼梦》里的人物太多,读第二遍也只是在记人名,到第三遍才开始读内容。”
王雪卿称,她每天穿的欧式长裙都是自己做的,这也让不少人怀疑。
对此,她向红星新闻称,她有在纺织厂多年打工的经历。年,王雪卿到厦门打工,和妹妹在街边开过服装店,去过花店打工,还摆过地摊。
▲王雪卿在制作衣服受访者供图
“我从小就喜欢欧洲宫廷风格的长裙。在厦门打工期间,有一次我看中了一条长裙,价格太贵,无力承担,就拍下那条长裙的照片,找了一家服装店,让老板按照片来做。裙子做出来了,我总觉得差一些感觉。”王雪卿说,此后她就和妹妹一起去服装厂打工,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服装制作设计。后来,两人还开了一间专卖欧洲风格服饰的服装店。
王雪卿在网上发了无数张唯美的油画照,不少网友怀疑她背后有拍摄团队。王雪卿回应:“这全都是用三脚架自拍的。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去学习构图、打光、P图等技巧。”王雪卿称,她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模仿世界名画里的人物,是因为曾看了一本关于塔莎奶奶的书,受到强烈影响。
塔莎奶奶是美国的一位插画家,不爱交际,15岁放弃学业开始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一直到老。这种生活方式被称为一种“符号”和“梦想”。王雪卿说,她要的就是这种生活方式。
拍照收费从88元涨到元
她这样解释,称希望能换取有尊严的生活
王雪卿称,她并没想到自己的照片会在网上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