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西海生活美学课,我们特别邀请到央美大咖黄小峰教授,针对中国古代美术进行一次系列的分析和讲解。黄小峰教授美学课一共三期内容,将分别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人与神」、「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世界」和「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花鸟动植」三个方面带领大家走进古代绘画里的神秘而有趣的世界。
在上一次的美学课中,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道释”与“人物”,构成了我们所说的人物绘画,这其中所包含的其实是两个层面的东西,一个超自然的神,另一个是自然的人。这两类,又由不同的类型所组成,比如历史故实、肖像、婴戏、宗教尊像、鬼怪等等。点击此处可快速了解「西海美学课第11讲:解密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人与神」的相关内容。
很多朋友在听完“古代绘画中的人与神”讲座之后,被黄老师幽默风趣的演讲风格所吸引,4月我们再次邀请到黄老师,本期讲座题目为「图画天地: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世界」,他将又一次带领我们走进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包罗万象”的世界,相信一定又是一次充满惊喜与趣味的思想旅程!
风景画或者说表现自然的绘画在西方文艺复兴之前并不是主要画种,或者说并不受主流所重视,而在中国则不然。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自隋唐开始到明清时期,山水画是极为重要的画种。读懂了山水画可以说就相当于读懂了一半了中国绘画史。有人会说,一幅表现自然风景的画作有什么样的特别之处呢?
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纸本墨笔19.8×.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山水”不仅仅是对于自然山川的描绘,它并不仅仅由山和水所组成,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是对天文和地理的图像表达。
这个世界可以与人有关,也可以与人无关。这一讲我们将带领大家一同领略古代山水画中的奥秘,去探寻这样几个问题:在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它到底形成了怎样的规范样式?是否有特定的观看与欣赏方式?我们如何来理解通过这种特定主题而表达的思想?
张大千《爱痕湖》年作
绢本设色76.2×.2cm
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携手台北历史博物馆特地举办了“巨匠的剪影——张大千岁纪念大展”,张大千是一位兼容传统与创新的20世纪国画大师,山水以泼墨泼彩著称,自年代表作《爱痕湖》以1.亿元高价成交,其在艺术品市场上的价位居高不下。
在张大千的山水世界里面,一直追求着一种技艺的精湛与艺术的心境,在师友的熏陶与不断鉴藏学习中丰富自我,他富于收藏,其中董源的《江堤晚景》终其一生,未尝割爱。
五代董源《江堤晚景》
.5×.5cm青绿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众所周知,张大千有着高超的仿古与摹古技能,他往往以古画临摹为提高技艺的方式,这幅画是他摹古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作品。董源被认为是中国山水画家的典范,他创立了披麻皴、点子皴等皴法,后世的大家习画多追溯董源,如举世瞩目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便是取法董源的披麻皴进行的创作。
董源的画中很重视对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刻画,每每都带有风俗画的情节性,比如这幅画中的行旅人物,形体虽细小,却简而精妙,点缀在青绿设色的山水之间,使得画面颇有生气。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纸本水墨
人物的点缀一方面是使得山水不再是纯的山川之景,使得画面有了更多的观看视角与解读空间。
例如,北宋的宫廷山水画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等,画幅虽大,但是观画细节便可见穿梭在期间的人物形象,多为行旅的人,有着隐隐约约的行走路线,我们不知道他们要往何处,但是他们却正要走向画面深处,引起我们无限的联想。
当观者与之对视,将自己当做画中的一位童子,如南朝宋宗炳所言“卧以游之”,这便是古人观看中国画的一大境界之一。
宋《郭熙》年
绢本设色轴.3×.1cm台北故宫博物院
而反过来站在它所处的空间来看,这些画作都是出自宋代的宫廷画院的画家之手,从这里诞生了青绿山水巨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等。那么为什么要创作这样的大体量的山水画,统治者是出于何意?然而,这些问题也都成为我们观看中国山水画的一大疑惑。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绢本青绿设色51.5×.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当然,山水画中也存在着与“人”无关的情况,这里只剩下笔墨与意境,如倪瓒《容膝斋图》、《渔庄秋霁图》等,简洁而率意的画面离不开对于其文人身份的探讨。
自宋之后,文人阶层是社会的重要阶层,山水画也是这一阶层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这一类山水画到底在刻画一个怎样的世界与视角?我们又该如何从其思想根源理解这样的山水艺术呢?
元代倪瓒《容膝斋图》
纸本水墨59×6.3×5.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西海美学主讲人
◇黄小峰◇
年生于江西南昌,于中央美术学院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兼美术史系主任。主要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书画鉴藏史。
年至2年间三度赴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对馆藏中国书画进行整理与研究;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资助,作为哈佛燕京学社-年度“艺术史项目”访问学者赴美访问;年获得香港北山堂基金资助赴费城美术馆研究馆藏中国绘画。
出版有《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西园雅集:两宋人物画》,于《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艺术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中华遗产》杂志“读画笔记”专栏作者。
//课程时间//
年4月18日
下午:15:00-17:00
//地址//
北京西海四十八文创园
西海茶事
//参与方式//
方法1.预约报名请添加茶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