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文艺复兴”之前,蛋彩画是西方最主要的画种,顾名思义就是以鸡蛋清调和颜料在涂有石膏的木板,或者湿墙壁上创作而成的绘画。
然而,蛋彩画的创作技法过于繁琐,对画家的要求很高,色彩的附着能力较弱,画面的质感相对要欠缺一些,作品也不宜长期保存。
到文艺复兴初期,尼德兰绘画大师杨凡艾克在创作蛋彩画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无意中用亚麻仁油代替鸡蛋清做调和剂,没想到大获成功,由此,油画的名称被确定下来,并在西方流行起来,一直传承到现在。
文艺复兴从14——16世纪历经余年,是油画在西方蓬勃发展的时期,诞生了达芬奇、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等许多绘画大师,他们在油画创作中,秉持科学精神,把黄金分割率、解剖学、光影学、色彩学、焦点透视等一系列科学理念引入到油画创作中,极大地丰富了油画的表现手段,最终为油画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创作体系和审美标准。后人学习和创作油画时,实际上依然在使用他们于多年前摸索出来的经验。
伴随着“地理大发现”的步伐,油画很快从欧洲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今,油画是世界上普及率最高的一门绘画种类,不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都可以看懂油画,也能从油画中感受到见仁见智的审美趣味。
那么,对普通大众来说,如何提高油画的鉴赏能力,并真正读懂一幅油画作品?
以我之见,鉴赏油画实质上是一个人对艺术审美的敏感程度的外在体现,以及美学修养的直观流露。做到下面两点就能如愿以偿。
第一点,从宏观层面来讲,要了解近现代西方美术史,对西方近现代出现的主要画派要熟悉,对每个画派里重要画家的风格要熟悉。从微观层面来说,具体到某一个画家身上,必须结合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解读他的作品,具体到某一件作品上,则要了解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
不论是油画还是中国画,一个时代跟另一个时代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念都有差别,会导致艺术家在创作技法上不断地进行探索,从而形成画派。
油画不像中国画那样以刻画山川自然,表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主,油画推崇“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刻画人的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为主要艺术目的,进而展现一个时代的世相百态。
因此,鉴赏一幅油画时,一定要先搞清楚画家是哪一个时代的人,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环境是什么。
了解完这些,还得弄明白画家属于哪个艺术流派,这个流派的艺术宗旨又是什么。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读懂一幅油画的内涵。
举一个例子,比如从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巴黎是全世界的艺术中心,在这里相继诞生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派四大艺术流派。每个流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