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开散文

作者

简介

胡雅楠,侗族,十一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丰台实验学校小学部六《3》班学生,六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在各种杂志,书刊及网络平台发表过小小说,散文,诗歌,童话等文学作品八十多篇,约八万字左右,其中诗歌《力量》获北京作协和丰台文联征文优秀奖。她的作品多次被百度,今日头条转发。现为中国五洲小作家联合会副秘书长。

爱你

是我的

壮举

未来之星

马兰花开

村外,一条不知名的小河不知流淌了多少年。这条河河面不宽,河水不深,除了在那天寒地冻的季节以外,清清的河水常年的流着,即使在那干旱的年头儿也不例外。可能是不乏水的滋润吧,每年到了夏日之时河边就长起了许多绿色的植物,一人多高的菖蒲中夹杂着很多蒲棒,看上去就如同在万绿丛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玛瑙。密密的芦苇上开满了洁白的芦花,一团团,一簇簇,微风掠过河面,芦花随风飞舞,香溢小河两岸。还有河边上一棵棵高大的垂柳,那长长的枝条一直垂到了河面,每有风吹草动之时,这些柔软的柳枝就会把平静的河面划出一道道皱纹。河里有水,岸边有粮,凭借着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很多鸟儿在河边的树上筑巢安家。这些小鸟儿渇了到河里饮水,饿了到岸边以外去找粮。闲时高立于柳梢之上,自由自在地演唱着一首首欢乐的畅想曲。我想,这里虽说比不了一些大公园有名气,但足不出村就可以观赏到大自然中一种别致的自然景观,这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吧!

在这里让我更喜欢的还有另外一种景观。那就是在弯弯曲曲的小河两岸生长着很多马莲,每逢盛夏绿油油的马莲生长旺盛。一朵朵紫色的小花开放在一墩墩的马莲上,如果要是遇到不熟悉这种植物的朋友看到她,还真以为是高雅的兰花在盛开呢!

马莲花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马兰花。别看她大多都生长在荒郊野外,很少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然而在她昂首怒放的时候却得到了许多小动物的喜爱。您看,那一只只蜻蜓抖动着他那晶莹剔透的翅膀,久久在她的周围盘旋着。一只只不同颜色的彩蝶也来到马兰花的身边跳着欢快的舞蹈。还有那一群群小蜜蜂围在她的周围嗡嗡嗡嗡地演唱着无伴奏的大合唱。也许每当在这个时候也是马兰花最高兴的时候,她从不用人浇水,也从不用人施肥,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向世界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准确地说,马莲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她像韭菜一样割去一茬待明年还会再长。马莲花可以供人们用来欣赏,而马莲还是人们在生活中和生产中的一种资料。

到了马莲成熟的季节,人们把她割下后晒干备用。每年到了端午节,包粽子那是家家不可少的节目。泡好糯米,配上金丝小枣儿,用竹叶或是苇叶包好后,这时候晒干的马莲就派上用场了。用马莲来捆绑粽子那可是最好的搭配了。粽子叶的清香和马莲的清香混合在一起,煮出的粽子清香诱人,实为人们欢度佳节的上等美食。

说马莲是人们在生产中的一种生产资料也绝对不是妄语。像黄瓜苗下地以后那是要插架的。用马莲来绑架嘴儿那也是不错的选材。待黄瓜苗长到一尺来高,就需要把瓜蔓儿固定在架上,这时用马莲来绑瓜蔓儿是最经济实惠的了。也不知道蜻蜓是不是喜欢马莲的清香,每到这时您就会看到成群的蜻蜓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只立于黄瓜架上,其场景极为壮观。

又到了马兰花开的时候了,人们在闲暇之时又来到了小河边上。大家在河边上散步,玩耍,一个个谈笑风生。有一位老奶奶坐在轮椅上,推着她的阿姨俯下身去摘下一朵马兰花给老奶奶戴在了头上,顿时,笑容出现在了老人的脸上。还有一位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她摘下了许多的马兰花,她又揪下一根马莲把她摘下的花捆在一起,送到了老奶奶的怀里。老奶奶笑了,笑得她那红润的脸庞像花儿一般的灿烂。

人笑了,花也笑了。马兰花知道自己又成熟了。并且她又深知,自己的生命又将一次结束。但她没有一丝的懊悔。她将再次接受风雨的洗礼,严冬的考验,准备着迎接来年自己生命的再一次轮回。

指导老师胡连河

指导老师胡连河

编辑逐梦

图片网络

投稿须知

《逐梦文苑》每周发文两期,发文时间调整为周一晚和周五晚。

《逐梦文苑》主发小说、散文、诗歌。欢迎在校学生投稿。投稿之前,请作者先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hehaotebdf.com/awkzyj/321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