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爆火女性的白月光和

要说今年夏天最火的综艺,非《乘风破浪的姐姐》莫属。每一集都能掀起收视狂潮,话题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不仅如此,国外媒体杂志也统统上阵,连维基百科也已经有了专有的定义:SistersWhoMakeWaves。

节目海报

其实,我在看《姐姐》这个节目之前,一直以为这是一出真人秀版的后宫争斗大戏,看了之后发现,30个女人就是30面镜子,反射折射衍射,观看她们的我们,也从中照见了自己,照见了生活,即使我们没她们漂亮多金,却并不妨碍“乘风破浪的姐姐”成为一场出其不意的女人们的狂欢。

这就是一场力量感十足的狂欢。下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个散发着迷人的女性荷尔蒙的节目。

一、从“巧笑倩兮”到“乘风破浪”,女性之美的跨越

中国古代文学最早刻画女性容貌美、情态美的诗句出自《诗经·卫风·硕人》中写女子:“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句中对美人庄姜的描写,被后世誉为典范。

中国古代女性美在历史上也经历过一系列的演变,从秦朝的朴素之美,到汉朝的姿色之美,演变到魏晋的修饰之美,元明清的病态之美。“《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女性之美在古代的诗句中总是可以秉天地灵气,或者知性温柔,但不得不说,这样的美,让人感到赏心悦目,恬静怡然。

毫无疑问,现在女性让世人对女性之美的认识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随着“女权主义”逐渐被更多的人研究和认同,我们对女性之美的视角也不再局限于细腻、耐心、温柔、感性,她们的美似乎不再是一个能够统一和标准化的美,正如《乘风破浪的姐姐》,她们不依附,不统一,不追求刻意的和谐和归顺,但是这种美,更让人感到心潮澎湃,印象至深。

表演《大碗宽面》

《乘风破浪的姐姐》是一次对外展示的女性之美的颠覆。当宁静顶着“哪吒头”出现在节目,你想象不到她的真实年龄,当被嘲笑为主持界“透明人”的吴昕唱起小虎队的爱,她天外飞仙的勇气让你匪夷所思……在这样一档综艺节目里,没有人会用理想主义者去形容这30位性格各异的姐姐,但是她们远比许多标榜着理想主义旗帜的人更坚韧更强大更努力更隐忍。

我说这是一种被颠覆的美的呈现,不只是她们展现的追求独立奔放和与众不同的“猛”,而是她们在丰满的理想和骨干的现实之间努力穿行,面对巨大的预期落差和“无人问津”尴尬的“惨”,可以直言我不想输的“真”和即使被群嘲还要面带微笑保持做人的风度的“酷”。

张雨绮组《管他什么音乐》

这份酷,就叫做乘风破浪。这样的乘风破浪,让固若金汤的人设崩塌,让性情像飞鸟般翻越群山,可是那又如何呢。看“浪姐”们第一次公演的时候,好多人都流泪了。宁静团的《兰花草》一出场,全场震撼。

《兰花草》

“一支穿云箭,乘风破浪来相见。”

她们用乘风破浪这四个字,重新定义我们对于女性美的体验。正如周国平在《最使人迷恋的女性美》一文中说:她以她自身的存在增加了你眼中那个世界的美,同时又以她的体验强化了你对你眼中那个世界的美的体验。

二、真正“乘风破浪”的是女性中的“阿尼姆斯”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新一代女性都喜欢有力量的女性角色。前不久《怪你过分美丽》热播,我们都被明星经纪人莫向晚深深吸引,她在剧中俨然一个“救火女王”:当红小花为情自杀,她要远程控场,维护艺人形象,控制媒体和粉丝评论,还要及时的端来一碗过来人的爱情醒酒汤,告诉她,爱不能这么卑微。

和以往通过几十集剧情实现逆袭的小白花女主不同,秦岚扮演的向晚,出场就是大杀四方的女王。红唇美目,却眼神坚定不退缩;霸气外露,却情绪稳定不张狂;谈判中分寸不让,私下人情味十足。

如果说,善良而温柔是一种“白月光”的女性美,那么这种果然勇猛的女性美无疑是一种“黑天鹅”。

黑天鹅拥有“软滑的羽毛、柔媚的长颈、饱满的身躯”,这些都是极具女性特质的外在优势,但也是经常被忽略的优势。它的“黑”并不是邪恶力量的化身,这份浓烈深沉的颜色,其实是一种厚度和包容,诠释着力量与勇敢。

白月光和黑天鹅,仿佛女人的一体两面,既有娇柔纯粹,也可以乘风破浪。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在男人伟岸的身躯里,生存着阴柔的女性意象,称为阿尼玛。同样,在女人娇柔的灵魂中,也隐藏着男性意象,叫做阿尼姆斯。”

宁静组《FLOW》

正如看《乘风破浪的姐姐》,我们期待的并不是最后的成团,而是这个过程中她们表现出来的那种战斗力。真正乘风破浪的,就是女性中的“阿尼姆斯”。

1、“黑天鹅”是一种被压抑的生命力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和攻击性是生命的两大驱动力,他们的释放程度,代表了一个人的生命品质。

即追求创造、愉悦、亲密、温暖,渴望“被看见”,力求卓越,用我们现代的话,可以理解为“野心”。可惜,现在很多人的生命力都被压抑了。

前不久的晚会上,佟丽娅凭借一曲《芒种》,再一次惊艳众人,她一袭曼妙古裙,舞姿婀娜,笑意嫣然,眼神妩媚而动人。

歌曲《芒种》

曾经的佟丽娅,也是一个自我压抑的典型,她原在婚姻中的低姿态已经被很多人熟知,事业发展单薄,小心翼翼地追求着表演风格的突破,骨子里总是透着一份自卑和怯懦。

但是,她最终找回了那个,曾经为了迎合别人的喜好和期待而放弃的原始生命力,如今的她清纯古典的美里,无疑多了一份力量,一些锋芒。

有人用“黑化”来解释女人的逆袭。我认为,这份逆袭的锋芒,就是女性中的“黑天鹅”,它天生地存在于所有女性或者人本身,释放这一份生命力,让这一份本能助力自己的成长。

相比之下,《乘风破浪的姐姐》中蓝盈莹的首秀,可谓火力全开。有人说,《甄嬛传》播出第9年,小丫鬟“浣碧”终于拿到了“甄嬛”的剧本。娴熟的弹唱、饱满的音准、活力的舞步都淋漓尽致地诠释着,女性内心的“黑天鹅”被毫无保留的释放会多么动人,有力量。

《姐姐》首秀

她用了不到3分钟的表演,征服了现场导师和屏幕前的亿万观众,在各具风格的姐姐们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不管被多少人群嘲“把功利感写在脸上”,她依旧开心愉悦地享受这个比赛,享受这场战斗。

曾奇峰老师曾说: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力比多和攻击性不断象征化的过程。

有人很费解,力比多象征化体现在爱和愉悦,攻击性的最直观表现就是竞争。爱和愉悦是我们本能的向往,为什么有人热衷竞争?

蓝盈莹一直丝毫不掩饰自己进攻的野心。她在节目中说:“通过唱跳的方式,我也可以把控全场,我想展示给大家看,我干一行像一行。”

这种自驱型的竞争,不是源于自己低价值和低自尊的焦虑,反而,这种不怯于谈目标和野心,像一种给自己的正向反馈,一种愉悦和满足的能量补给,让生命力更加怒放。

正如节目中有几次采访万茜的镜头,她一开始对于成功的态度很佛系,后面终于在镜头面前承认,“之前是我嘴硬了,我很在意输赢”。这时候那个“万事皆缘”的万茜在我心中的形象无疑更完整,更真实,也更加有生命的活力。

2、“白月光”是一种怡然自得的自洽

第一次公测演出中,万茜拿着一把吉他献唱《敬你》,她几次弹错,还直率地问节目组,我能重来一次吗,连同在比赛现场的原唱许飞都为她捏一把冷汗。

《姐姐》首秀

但就是这样开场的万茜,被网友评价为: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真实却又皎洁生辉,像是桃花江畔走出来的美人。

不仅如此,极简穿搭,拒绝絮叨,不兜圈子,同姐妹们吃饭,金沙说想吃虾,她顺手拨好了一个直接投喂到嘴里,张雨绮紧张的说需要一个拥抱,站在她身边的万茜自然的转身过来给予这一份温暖。

万茜给我的感觉,总是高冷里少了很多疏离,温暖又透着几分神秘。

这让我想到了张爱玲小说里的“白月光”,就像乾隆的富察皇后,善良真实,皎洁而不刺眼。

也许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段默默无闻的时光,才能惊艳所有人。从年出演张爱玲的《金锁记》出道,万茜现已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将近20载。她曾深陷低谷,在日子快要过不下去的时候,给同学好友王宁杰打电话问是不是可以去深圳找他做前台。

演戏这条路,万茜走的异常艰难,但是跌宕起伏的经历,也让她无比清醒。“顺境不堕,逆境不妥”,她不放弃演戏和对生活的热爱,低调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上节目之前想学吉他,学了一阵子就拎着一把吉他上了节目。

这种即使不被看见,没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hehaotebdf.com/azyjjg/370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