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大千《大千自画像与黑虎》
起拍价:无底价
成交价:45,,
类别:国画
作者:张大千
年代:暂无
规格:.5×96.3cm
画家自书签条:自画像。画袱签条:大千居士七十自画像。谪仙馆珍藏。钤印:谪仙·永
张大千先生的父亲喜豢养各种动物,而且最爱狗,蓄养最多的时候曾达二十几头。因此张氏兄弟们也喜欢动物,不但经常养狗,甚至还养老虎。大千在敦煌时偏爱西藏种长毛、体壮的黑狗,友人送了他两条,带到成都伺养,取名为黑虎。后来因为四川天候潮湿,水土不服脱毛病死了。当大千移居巴西期间,有一次到欧洲旅游,曾在瑞士买了一头北欧的体型硕大的圣伯纳狗,空运到巴西,当时成为巴西境内第一头,而名闻全巴西。以后此一犬种在巴西得到推广,全是大千这一只狗的子孙,当他移居美国,圣保罗的动物园还收留了此狗及其猿猴。年大千作侧立阅卷的白描自画像,即以此圣伯纳狗为前景,站在主人身边。不久,年庚戌新春开岁时,在八德园曾单独画此狗印作贺年卡。这一幅画与上述年自画像的构图完全一致,连狗的姿态也相同,只是这一次的狗改画成黑色,也许大千还在怀念他四川时期的西藏狗黑虎吧?并且在画完人像及黑狗以后,特地用当时他画山水常用的泼墨、泼彩技法,将背景巧作装饰,更突显出主题。然而此画一直未加款题,但根据同稿另一本的署款是:“蜀人张爰大千笔,己酉嘉平月三巴五亭湖上。开岁庚戌因题此以赠先觉贤婿,爰翁。”可知那一幅在当时就题赠给大千的五女(张心沛)夫婿李先觉,而这一幅就一直留在家中,虽未加款印,但从这几幅的相互关系,以及此画的笔墨质量与个性来推断,此画不但毫无可疑的是大千真迹,而且应该是同时之作,但是因为大千的眼疾,自年的十月起就停笔了一段时期,故此画约做于是年,所以定此画作于己酉()的十月之前,地点也是在巴西。当时大千的目疾,并不稳定,其视力依治疗状况以及是否配到适当的眼镜而定。大千作此画时,显然视力较好,故此画中的黑犬,毛发蓬松长短有度,质感逼真,阴阳合宜,有体积,有重量,头部的眼鼻嘴额尤细腻传神,若不是长期与犬为伍,盖克臻此?至于泼彩的背景部分,也有可能稍后补加的。这些自然流动的无象色块,由于明度较暗,与处于前景的黑犬连成一气,造成原是淡墨画成大千自画像与工笔的黑犬,形成技法上两极性的对比,因而益发突显了主题:自画像。大千这种将传统人物画加上泼彩法背景的新表现方式,与其年所画的《湘夫人》属于同一构想。如果他在年即已全部完成了此一自画像及泼彩背景,则此幅乃是目前所知大千自创人物画新法的较早(甚至是最早)的画例了。
2黄增《婴戏图》
钤印:臣增
题识:臣黄增奉敕恭仿金廷标笔意。
本幅乾隆皇帝(-)题:撷秀探芳各背携,那怜生意正萋萋。春园巧画群儿态,休说鄜州有戏泥。庚寅(0年)夏日,御题。
钤印:乾、隆(参见《清代帝后玺印谱乾隆卷》18页)
章保世边题:《清高宗御制诗四集题黄增婴儿斗草图》七绝一首,即录此原题。是此帧已入石渠著录。又胡以庄《国朝院画录》亦载及此帧,谓可与宋元货郎图媲美,国朝则黄敬一、金士揆后一人而已。其推崇如此。
保世按:增字方川,号筠谷,长洲人。工写生,兼善山水。所绘《火井盐井图卷》尤为当世所赞叹云。辛未(年)秋,题于适庐。钤印:保世
鉴藏印:佩乙心赏
黄增字方川,号筠谷,长洲人,乾隆时宫廷画家,工山水,善写真,尝写御容称旨得赐八品顶带。此图奉敕临金廷标《婴戏图》,生动艳丽,有富贵安和气象。其上有乾隆亲笔诗题,时为乾隆三十五年。此图曾著录于清人胡敬所撰《国朝院画录》卷一,及乾隆《御制诗四集》,是典型的宫廷绘画。
3王鉴《仿古山水》
作者简介
王鉴(-),字圆照、元炤,自号湘碧,又号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清初“四王”之一。早年倾力于临摹董巨、元四家;中年以后画路不断拓宽,除博涉南宗诸家外还博学北宗大家;到了晚年画路日益宽阔,对古人画作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创作出了许多渊源有序的作品。
钤印:鉴(朱十次)玄照(朱)湘碧(朱)
王鉴自题:丹青一派,自吴中文沈、华亭董宗伯后,几作广陵散矣。近时惟吾娄太原乔梓、延陵伯仲得传正脉。予每见其所作,即欲焚弃笔砚。但习气未除,见案头笺素便涂抹满纸,知不免为法眼捧腹。右仿古十帧,不敢求形似也。丙申冬十二月王鉴识。
鉴藏印
瘦仙审定真迹(朱十次)金瘦仙青箱长物(朱)黔南景剑泉收藏书画私印(朱)柘湖金氏观澜阁秘籍图书(朱)金望乔瘦仙父收藏金石书籍书画钤记(朱)徐邦达九十后审定印(朱二次)邦达审定(朱二次)萧平审定(朱)
说明:1.王鉴自题识文。2.金望乔、景剑泉收藏。徐邦达、萧平审定。3.册页为瘿木夹板,签条钤有“绿梅邨瘦枝阁景氏印”印蜕。
4徐悲鸿《七喜》
这幅画却怪,是画家心灵的写照,自说自话。画上画了七只喜鹊,其中4只似在交头接耳,“议论”单独蹲一块儿的另3只喜鹊。此画是徐悲鸿年祝福好友张道藩父母七旬大寿所作。《七喜图》上有徐悲鸿题的一行字,“铭渠老伯伯母七旬大庆”。当时,张道藩与徐悲鸿、蒋碧薇夫妇之间是知交,但也是情敌,处在三角恋情,正在演绎至为纠葛的状态。有专家点评此画:“图中喜鹊并不喜悦的眼神,折射画家当时复杂而尴尬的心态。”显然他就是三只喜鹊当中的一只。
《七喜图》背后,有一个复杂而尴尬的恋情故事。徐悲鸿前妻《蒋碧薇回忆录》,有详细记载———蒋碧薇与徐悲鸿同为江西宜兴人,夫妻情浓。年,留学欧洲的徐悲鸿夫妇在德国结识了张道藩。在随后交往中,张道藩被蒋碧薇深深吸引,扮演第三者,屡示爱意,遭婉拒。徐悲鸿对艺术之爱远胜夫妻情爱,蒋碧薇常被冷落,两人关系日趋恶化。年,徐悲鸿在报纸刊登与蒋碧薇脱离“同居关系”启事,蒋碧薇陷入悲苦中。当张道潘再次向蒋示爱时,复杂而尴尬的三角恋形成。年,客居新加坡等地3年之久的徐悲鸿回到国内。此时,蒋碧薇已是张道藩的情人。同年6月,徐悲鸿试图破镜重圆,但蒋碧薇铁心分手,弄得非常尴尬。年底,蒋、徐终于办完离婚手续。
《七喜图》正是作于“非常尴尬”的年夏天。
徐悲鸿与蒋碧薇育有一子一女。年,蒋碧薇随张道藩去了台湾,孩子们跟父亲留在大陆。蒋碧薇做事一向细心,她将多年来徐、张两公写给她的书信,即使一张小纸条,她都保存着。她写了《我与悲鸿》、《我与道藩》两部回忆录,轰动一时,成为台湾的畅销书。说来也巧,这部书出版之日,正医院之时,于是台湾社会便传说张道藩是因蒋碧薇的自传而气病的。不久,张道藩溘然长逝,好事多嘴的闲人就更说,蒋碧薇的回忆录是张道藩的催命符。
5《石渠宝笈录宋缂丝蟠桃献寿图》
此幅缂丝作品以本色丝为地,用多彩色丝缂织一位仙翁持桃献寿的图案。全幅钤“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石渠宝笈”和“宝笈三编”,共八玺。附原题签“宋缂丝蟠桃献寿图”。
画幅上天空中祥云缭绕,红日高照,一只仙鹤凌空飞翔。下方的蟠桃树枝干遒劲,果实累累,树下一位容光焕发,神采奕奕的仙翁手捧刚摘获的一枚硕大蟠桃,欣然回首,健步而行。地面上、寿石旁,灵芝、水仙和翠竹生机盎然。在古代,鹤被视为“鹤寿千岁,以极其游”的瑞禽,蟠桃则传为西王母的瑶池中所种植,系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生实,食一枚可增寿六百年的仙物。二者结合,再配以仙翁寿星合为图案,寓意吉祥长寿,常作寿辰庆贺之用。宋元以来,蟠桃献寿一直是人们非常喜爱的祝寿图案和题材。
此幅蟠桃献寿图熟练运用平缂、勾缂、掼缂、结、长短戗和包心戗等多种技法,特别是合色线的使用,更增添了作品的表现力。采用藏青、浅蓝、粉红、月白、淡黄、瓦灰、驼色和墨绿等色丝缂织而成。
更为难得的是,这件缂丝作品经《石渠宝笈》著录。《石渠宝笈》共著录了三幅“宋缂丝蟠桃献寿图轴”,此件应为《石渠宝笈三编乾清宫》所録。据目前公布的资料看,目前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尚无一家收藏有此三件缂丝中的任何一件,足见其珍罕程度。